专利数量质量齐升 展现强劲创新势能——访《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专利数据分析报告(2022年度)》编写组负责人王建林

专利是观察和评判职业院校科技研发能力与科技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挖掘分析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发展状况,对提高职业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不久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专利数据分析报告(2022年度)》发布。为“解码”专利数据,了解数据中所蕴含的启示,记者采访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专利数据分析报告(2022年度)》编写组负责人王建林。记者…

专利是观察和评判职业院校科技研发能力与科技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挖掘分析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发展状况,对提高职业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不久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专利数据分析报告(2022年度)》发布。为“解码”专利数据,了解数据中所蕴含的启示,记者采访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专利数据分析报告(2022年度)》编写负责人王建林

记者:对比近年来的全国高职院校专利数据,从中能看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王建林:首先是数量与质量齐增长。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公告统计数据,自2019年以来,全国高职院校专利总量、发明专利数量均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全国高职院校专利总量46100件,其中发明授权6051件,体现出高职院校强劲的科技创新势能

其次是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不断增大。以往高职院校专利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仪器仪表制造、机械和设备修理、通用设备制造等领域,其专利数量占比近八成。2022年公开的专利申请量中,已有约41%的专利申请开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领域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双高建设”院校接触前沿技术并转化为区域创新服务能力更为明显。

再其次是专利转化运营呈现迅速增长态势。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专利转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转让数量逐年递增。2022年度,中国高职院校专利技术转让4000余件,与2021年相比,增长近一倍。专利转让量位居全国前列高职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广东、重庆等地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相关性十分明显。

记者:从专利数据中能看出哪些方面还需提升?

王建林:主要有三点。

一是专利总量需要提升。2022年全国专利总量900余万件,其中本科院校49万件,高职院校4.6万件。从地区上看,以浙江省为例,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09所,其中高职院校49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近一半。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公告历史数据统计,自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正式实施以来,截至2022年12月,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利总数25万余件,而高职院校专利总数仅为4.2万件,占全省高校专利总量的16.43%。高职院校的数量近半,但专利拥有量偏少,与高职院校所处的地位和所肩负的职责不相适应。

二是发明专利占比有待提升。截至2022年12月,全国本科院校专利总量295万余件,其中发明专利200余万件,占比高达69.05%。全国高职院校专利总量33万余件,其中发明专利9万余件,占比仅27.64%。还是以浙江省为例,截至2022年12月,浙江省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总量为1.1万件,发明专利占比约28.03%,而浙江省内本科院校的发明专利占比达到66.53%。可见,高职院校创新程度高、转化潜力大的高价值发明专利储备仍明显不足。

三是开展专利成果转化运行的高校总量有待提升。专利实施是发明创造的根本目的,使专利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申请专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院校的专利转让虽然保持着不错的增速,转让数量逐年激增,2022年度转化运营专利量4000余件,创历史新高,但专利的转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22年度,全国1489所高职院校中,有专利转让的高职院校为462所,转化量为0的高职院校有1027所,占比高达68.97%。专利技术得不到实施,难以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明得不到回报,难以调动发明人的积极性,造成专利申请和拥有成为一种荣誉拥有和证书持有,而不是利益鞭策下的主动选择,严重扭曲了专利的价值,也阻碍了专利技术对地方经济产业发展良性作用的发挥。

记者:您认为,高职院校的专利申请和转化有哪些制约因素需要关注和破解?

王建林:一是师生层面缺乏专利意识和实务知识。高职院校的师生对专利申请还存在一种神秘感、畏惧感,因此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不高,常常失去申请专利的最佳时机。有的教师由于缺少相关专利知识,急于发表论文、成果鉴定、申请各种科技奖励等,研究成果大多以论文形式发表,丧失作为专利的新颖性,导致自身知识产权的流失。

二是学校层面缺乏专利管理与运营服务人才。专利是集聚技术、经济、法律为一体的无形资产,有其特殊性。专利的管理与运营需要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专利管理工作由科研处兼管,缺乏复合型的知识产权人才。

三是缺乏规范化管理与标准。高职院校的专利管理和运营工作还是以数量奖励简单评价,缺乏过程规范化管理。从申请前的评估到授权后的转化运营,都缺乏相关标准。缺乏市场需求判断的科研项目,有闭门造车现象,导致专利技术变成了职称专利、荣誉专利和过期专利。

记者:对于高职院校专利申请和转化工作,您有怎样的建议?

王建林:我建议,一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政策。依据专利在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不同周期的各阶段需求,科学地制定政策,形成推动政策落地的合力。在专利申请方面,应建立申请前评估制度并明确尽职免责机制,从源头上遏制非正常专利申请。建议建立集专利检索、挖掘、项目尽调、区域企业技术需求数据库等为一体的区域高职院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力量与市场导向的精准适配,实现科技研发与市场协同,促进专利高效转化。

二要加强专利运营服务能力,丰富孵化支持模式。依托现有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的优势资源,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信息综合服务体系,落实一定的机构设置保障,如机构经费、编制等方面,确保工作的持续开展。也可以支持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建立健全集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管理运营为一体的专门机构,在人员、场地、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鼓励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机构和人才的积极性。

三要加强人才与标准建设,提升高质量专利供给。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大高职院校专利信息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培育技术经理人。在专利转化规范化过程中,建议着力推进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规范、高职院校专利转化服务标准、高职院校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规范等,为专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212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18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3年12月20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加快打造科技型企业 推动建设科技强国

    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重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总书记多次深入车间厂房、走近一线职工、开展基层座谈,深刻指出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我国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并在协同创新体系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创…

    2024年10月18日
    800
  • 东西协作 职教赋能 果洛的孩子“飞”出高原

    从凌晨在火车站见面开始,19名来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姑娘就成了上海浦东外事服务学校(以下简称“浦东外事”)教师王玉林日夜牵挂的孩子。被学生称为“王妈妈”的王玉林在2015年接手了浦东外事第一个航空服务专业内职班,见证了班里招收的这19名藏族姑娘一路破茧成蝶。如今,她们中有6人成为东方航空公司的员工,其中4人担任空乘。“果洛的孩子还能在天空飞。”这在当地像故事一样传开了,这个班也成为上海市教育系统精准…

    2020年10月12日
    700
  • 评论 | 刘景忠:破解高职就业难重在协同发力

    疫情影响经济,经济影响就业。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其中,385万高职毕业生压力尤大。近日,高职生就业面临哪些新挑战?有没有办法破解“就业难”?引起高职院校及社会有关方面的热议。挑战就在眼前,形势的确严峻。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稳就业”居“六稳”之首。而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由此可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充分做好就业工作已经…

    2020年6月3日
    700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

    教师厅函〔202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不断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决定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现将2022年重点工作通知如下。一、完善职教教师标准框架结合职业分类…

    2022年5月25日
    800
  • 发布会 | 牢记央企使命 主动担当作为 在抗疫稳岗扩就业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

    9月28日上午,教育部举行第五场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介绍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关情况。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杨省世介绍三峡集团招聘高校毕业生情况。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是全球最大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我国最大清洁能源集团,肩负着党和国家赋予的重要战略使命,奋力实施清洁能源与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三峡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2020年9月28日
    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