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建设】“四创融合. 素质图谱”建设的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

一、课程介绍

《版式编排设计》是东北林业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学科平台课程。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拓设计思路,丰富设计手段,依照视觉信息要素与媒体介质要素进行的一种组织构造性设计,根据文字、图形、图像、色彩、空间等元素和特定的信息需求,按照美学原理、构成理论以及人的视觉习惯性进行组织、构成和编排,把版式设计的知识活用到实际设计应用中。通过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四创融合+素质图谱”建设的混合式育人创新与实践,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层”“能力培养”“技术平台”“综合能力培养方式”四个层面实施人才培养新体系和新路径,实现版式编排课程改革的新模式、新路径。

二、课程实施举措

(一)课程教学组织与设计新文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文化引领、科教融合,互联协作创新,打破学科方向和艺术专业壁垒,多学科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与新目标。将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四创融合形成一个闭环,学科内知识的融汇贯通、学科间交叉融合,深化教学改革,彰显专业优势与特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重点、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活动开展混合式教学。针对授课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线上教学锦上添花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提取知识节点,深化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理解,以“案例”教学应用为主,通过对具体创新设计实践案例情境描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讨论,要求更多的投入和参与,列出案例的优缺点,进行有针对性解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及全面掌握设计相关知识,并获得将其转变为创新技能的方法与途径;同时线上线下混合,翻转课堂教学,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在线课程内容,再到课堂完成知识吸收内化,答疑环节中,通过学生就线上课程内容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答问题路径,教师引导、总结的方式答疑解惑,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结合微课形式创新课程学习、翻转课堂模式创新互动形式、以情境性实践创新教学模式等真题真做,实现教学与生产建设的紧密结合、课程思政融入下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彰显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和课程意义。课程同时利用在线课程平台的优势,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头脑风暴法、互联网+学科竞赛任务驱动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形成“递进”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最初的创意思维和理念,提升到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实践创新应用,实现理论与实践如何。 

【金课建设】“四创融合. 素质图谱”建设的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

(二)线上教学组织与案例设计1. 应用线上资源,自主学习了解课程特点,掌握课程所需软件工具的使用。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结合线上资源,观看微课视频、经典案例、国内外优秀实践获奖作品等,学习期间实时交流讨论,提出问题、反馈难点,熟悉本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2. 开展翻转课堂活动,基于项目教学法和典型案例教学法进行学习团队合作和互评等内容,将自主、进阶、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有机结合,教学环节新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 利用数字平台举办“云上展览”,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机会,让课堂“动”起来。通过展示作品、小组共创、成效评价和反思复盘,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持续提升学生能力发展、知识建构和素质养成。

【金课建设】“四创融合. 素质图谱”建设的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

(三)特色创新课程内容围绕版式设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开拓时代性、前沿性、先进性、科学性,以新文科理念,提高学生设计能力,专注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知识技能素质有机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课赛融合、产学融合、学科融合,跨专业融合”,不断加强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1. 确定教学创新理念,构建育人“四创融合”创新理念。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层”、“能力培养”、“技术平台”、“综合能力培养方式”四个层面实施人才培养新体系和新路径。

【金课建设】“四创融合. 素质图谱”建设的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

2. 通过教育教学创新,围绕“四创融合”创新理念,构建素质图谱。 

【金课建设】“四创融合. 素质图谱”建设的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

 (四)考核与评价课程以“素质能力考核为主,协作创新方法能力和转化能力为辅。协作创新主要包括执行力与决策能力的考核,转化能力的考核重在综合运用知识和理论转化,一方面加深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其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智”用。
另一方面在自主学习、搜集材料、案例分析、接触实际的过程中,积累创新实践素材,为大创项目、社会服务和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基础保障,持续提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四创融合驱动下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增强人文素质,学生们均给予高度评价;一流课程建设下,效果突出显著,与审核,已被正式收录为全国“示范教学包”,上线服务于全高等院校供课堂教学引用。

三、育人成效与价值

开拓学生时代视野,提高学生设计艺术修养,了解本专业工作性质,不负韶华提素质,服务社会做贡献,充分展示实践创新能力,学生作品荣获国家级、省级奖多项,实践成果助力地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增加学生就业机会及企业人才招聘途径,实现了高校实践教学与创意产业相关联。从素养、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兼备、科学素养和工程能力互济、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并重、追求卓越与团结协作融合”的能力与素质,全面构建全人化培养的素质图谱,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挖掘专业育人优势与特色,深化教学改革,丰富课程实践成果,探索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与新目标。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孙慧良)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0)
上一篇 2025年1月11日 上午7:19
下一篇 2025年1月11日 上午9: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