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向世界郑重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阐释,形成了包括“五大特征”“九条本质要求”“五条重大原则”等在内的完整理论体系。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系统把握,在全面学习、全面理解、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关于…

党的二十大报告向世界郑重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阐释,形成了包括“五大特征”“九条本质要求”“五条重大原则”等在内的完整理论体系。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系统把握,在全面学习、全面理解、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政治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未来5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如何应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教育必须要回答好的问题。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并以教育强国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的时代责任。

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方向的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引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政治保证。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心怀“国之大者”,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通过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切合中国实际,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而且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本质是全体人民人力资本水平持续提高。同时,人才又是我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列为专章,对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进行系统阐释,并作出战略部署。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充分把握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要支撑和基础工程的特殊意义、特殊价值、特殊战略,通过实现教育现代化,对全体人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提高全体人民教育水平、发展能力、综合素养等,通过实现教育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方位积极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的战略需求,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有自己的特质,教育强国建设要积极回应中国式现代化本质和内涵的要求,方能更好支撑其发展。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传承历史特色、彰显民族本色,加快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以全面提升民众的生态文明素养,让学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发挥教育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育学生的人类文明共同体意识,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

新时代书写期许与辉煌,新征程充满光荣和梦想。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昂扬振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谱写更加绚丽的教育华章。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942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31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2年11月2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职校毕业生可考事业单位的导向意义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部署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通知》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理念,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13万所,在校生3088万人,…

    2021年11月4日
    900
  • 如何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

    高职院校招生录取正在进行。而对于大学专业的讨论,近来频频登上热搜。其中,如何让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更好匹配与对接,成为公众聚焦的话题之一。为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社部等8部门日前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完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鼓励引导职业院校优先发…

    2023年8月1日
    900
  • 新中国职业教育印记(一)

    新中国成立70年,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翻天巨变!7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高举“振兴民族,强盛国家”大旗,以各种姿态让世界惊艳!本期,我们遴选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70件对职业教育发展有深刻影响的事件,记录70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印记。展望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职业教育必将更加坚定地承担起技能强国、职教兴邦的历史重任

    2020年1月16日
    800
  • 中职岂能轻易被取消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初中后分流”再度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甚至有一种声音建议取消中职。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试想,假如中职真被取消,结果会怎样?中职被取消之后,许多孩子都上了普通高中。然而,高中毕业后所有的孩子都具备上大学的条件和可能吗?中职被取消所起的作用只是把“中考焦虑”推迟成“高考焦虑”。教育不能被人的焦虑左右,不能罔顾人的个体差异,不能违背教育的基本规律,不能忽略社会的现实需要。一个…

    2022年6月29日
    1500
  • 高职扩招,“工学矛盾”如何破

    3月9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长杜兰晓和15位高职扩招学生代表进行了一次“云座谈”。原本该校定于2月15日举行开学典礼,正式欢迎1221名“百万扩招”学生入学。虽说学生如今因疫情不能到校,但关于高职扩招学生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讨论,却未停止。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高职扩招百万这一政策。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高职扩招的任务完成情况:全国高职院校共计扩招116万人,并且首次专门将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

    2020年3月23日
    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