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需求导向的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发展、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产业。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发展格局正在深刻调整。

一、实施背景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发展、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产业。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发展格局正在深刻调整。我国机械工业亟需增强产业基础能力、提高产业链水平,以应对国内外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中国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纲要》等相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和实践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对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基于产业需求导向的内涵建设,积极探索和实践“订单式”“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抓手,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二、主要做法

(一)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积极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雅化锂业等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融通企业需求与专业教学,校企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课程模块式融入专业选修课;对接行业岗位标准,将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融入课程实践教学,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深度对接。 

(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

作为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校对接区域企业遴选导师,组织导师和学生签订结对协议,积极推行双导师制。学生受益于双导师教学,企业导师将实际工作场景融入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学习体验,实现了学生实践技能与岗位技能的结合,企业前沿知识与技术得以传授,企业文化与技术技艺前置式融入人才培养中,有效的提升了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三)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0人,其中正高级4人、副高级1人、中级职称11人,高级技师3人、技师1人,“双师型”教师达90%。以全国技术能手胡月刚为负责人,数控、电气、汽车等领域14位教授、高级技师、技师为骨干成员成立“雅安市胡月刚技能大师工作室”,提供高水平技能实践和教育教学交流平台,通过组织参加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创新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参与实际生产项目的机会,增强了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师团队的建设和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工作室还通过开展技术研发培训,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技术人才,实现了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利用,提升了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成果成效

(一)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通过订单式、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不仅成功培养了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缩短了学生入职适应期,也为学生提供了更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性。在“双元”专业团队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和双创大赛奖项51项,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技能人才。

(二)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成果显著 

依托雅安市胡月刚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和科研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培养了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团队先后取得国家授权专利9项,先后荣获了“雅州工匠”、“雅安市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工匠”、“四川省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奖励。

(三)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专业教师团队在带徒传技、技能推广、科研转化和社会服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先后研发产品100余个,改良工艺2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800多万元,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经验总结

(一)增强了校企间融合的“粘度”

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学校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的真实需求。同时,将企业岗位需求的前沿专业知识技能前置到校内环节学习,企业教师全程参与校内理论教学、企业见习学习、跟岗学习、顶岗实习,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了无缝对接。

(二)取得了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满意度”

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订单式和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校企共育人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建成了高水平教师团队的“双师度”

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改革的保障,不断加强师资培训和团队建设,强化教师专业技能、教学能力与科研服务能力,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将学校的教育资源转化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有力的助力了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近年来“基于产业需求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学校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专业内涵质量,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孟伟、梁大伟,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责任编辑:赵国栋 杨柳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830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1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4年6月21日 上午9:40

相关推荐

  • 深化产教融合改革 赋能支撑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突出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指明了重要方向。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围绕“赋能”和“提升”,提出5方面19…

    2023年6月29日
    1000
  •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

    ​近日,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第三期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本次研修班的目的在于深入推进新《职教法》的实施,遵循《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的要求,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推动职业培训高质量开展。

    2024年1月19日
    600
  • 佛山出台职业教育新措施加快构建职教新生态

    记者了解到,《措施》围绕政府依法治教、学校依法办学、社会依法参与、教师依法执教、学生依法受教五个方面,提出21条工作举措,明确佛山要加快构建职教新生态,努力打造与制造业大市地位相匹配的大湾区职业教育新高地。

    2023年9月15日
    800
  • 校企合作填补空白 创新路上脚步铿锵

    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支团队正在为我国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而努力。在半导体晶圆的加工工艺中,对晶圆边缘进行倒角处理,可以防止晶圆边缘破裂及晶格缺陷产生,可使后续工序加工的合格率大幅提高。我国半导体材料加工厂大多使用日本生产的倒角机。但设备售价高昂、维修升级成本高等问题也日益显现。2020年,重庆某龙头半导体企业找到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寻求开展校企合作,希望共同针对生产线上紧缺的12英寸晶圆倒角机进…

    2023年5月17日
    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