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理工职业大学开展红色文化育人纪实

PHP弱类型的实现原理分析

双胞胎大学生付天桦、付天楠从学校入伍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在校园里传为佳话;王子竹、祖笑飞等学生运用所学,利用黄金四分钟,在死亡线上抢救了一位同学的生命,被学校誉为“最美大学生”;学生屡屡在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上摘金夺银……

这样一个个事迹、一串串荣誉的背后是辽宁理工职业大学全员的共识:得益于红色历史文化的浸润,得益于红专双修、德技并进的教育实践。多年来,学校充分挖掘驻地锦州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沉浸式、主题式红色文化浸润,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前行力量。

看、忆、思,在身临其境中产生情感共鸣

如何消除新时代大学生对红色历史的“隔代感”,让红色精神震撼心灵,是开展红色文化浸润首先解决的问题。学校组织学生踏访红色印迹,让新时代大学生在红色历史源头找寻初心方向。

“在‘决战决胜’浮雕前,看到了一幅幅画面、一件件实物;在全景画馆,看到了辽沈战役的战场实景,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英勇。我们要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为国家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这是2019年6月22日建筑系学生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后的心得体会。

在“打铁的汉”部队激战10小时夺取的配水池战斗遗址前,师生纷纷感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继承先烈遗志。2021年暑期,计算机学院组织学生参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和塔山阻击战纪念馆,强烈共鸣油然而生:弘扬先烈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坚定信念,牢记使命,让青春的光芒在实践中闪耀。

此外,学校还组织师生到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的“暴风雨部队”、“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驻锦哈尔滨飞行学院第四学员旅等英雄部队参观学习。

“多年来,学校立足教育教学实践,组织师生10万余人次,走遍锦州市全部29个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感知东北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在红色历史源头接受灵魂的洗礼。”学校党委书记洪儒说。

讲、演、读,在情景再现中实现同频共振

5月10日,以学生为主体编排的舞台剧《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在学校上演。学生们说,雷锋的形象再现,又一次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如何消除新时代大学生学习英雄人物的“恐高症”,让红色精神走进心灵,是深化红色文化浸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校让红色历史文化走进校园,滋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灵魂。

“锦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更是一个英雄的城市。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于1958年12月,这里是辽沈战役著名的配水池战斗遗址……”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课专题片《沿着总书记足迹,带你走进英雄的城市——锦州》,一经播放,打动了无数师生。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2019年5月15日,在英雄王成地动山摇的呐喊声中,“学习英雄儿女,坚定理想信念——蒋庆泉英雄事迹报告会暨启动仪式”举办,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92岁高龄的蒋庆泉老英雄亲临现场,学生们以情景剧的形式,再现老英雄形象,领略英雄的风采。

机电学院教师王畅表示,让学生学习党史,学习革命先辈奉献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忠于信仰、忠于人民的思想内核,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

同时,学校紧紧把握大学生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把辽沈战役纪念馆、黑山101高地纪念馆等锦州市所有网上红色场馆和革命遗址链接到学校官方网站,制作成展板悬挂在教室走廊、道路两侧、运动场周边,用红色网络引领新时代大学生传承红色精神。

学、信、做,在奋进新时代中践行人生价值

如何做到“知行”统一,把红色文化传承变成实际行动,是开展红色文化浸润的落脚点。一直以来,辽宁理工职业大学引导学生在对红色文化历史的厚积中迸发出行动的力量。

——学生志愿者到锦州开发区下甸子村妇女儿童之家,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乡村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与留守儿童一起谈话、做游戏、交朋友,用自己的人生态度、学习方法影响激励孩子。

——软件学院学生志愿者到锦州市向日葵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开展关注自闭症儿童活动,为孩子们送服务、献爱心。

——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志愿者开展“学雷锋、践初心”活动,走进锦州市社会福利院,为孩子们送去关爱和温暖。

…………

多年来,学生志愿者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觉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吴佳阳、韩宝宏等一批学生获得“争做新时代辽宁优秀志愿者”“辽宁省崇德守信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学校校长王忠诚说,近年来,全校学生的学习热情持续高涨,勤学专业技能,仅2022年一年,学生获得全国和辽宁省学生技能大赛33个奖项,获得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51个奖项,获奖数量和水平连创新高。

“红色教育让学生拥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拼搏的劲头,更让青年学子带着一种精神去拼搏、去学习,争做新时代的强者。”王忠诚说。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866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5月31日 上午9:10
下一篇 2023年6月1日 上午9:59

相关推荐

  •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院构建“两协同、三契合”育人机制

    服务数字经济及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全面提升财务数智化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契合“云物大智”背景下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对新时代会计工作岗位职业素质和行动能力新需求,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校行企协同、云数智赋能、理实虚融通,聚焦产业学院共建、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创新团队培育、实践教学资源创新等高职教育财务数智化人才培养重点、难点问题,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进程中取得显著成效。校企共同完成《融产教范式 变人才供给 育财会精英——财务数智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4年1月30日
    700
  • 关于印发《山东省职业院校基本工作规范》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山东省职业院校基本工作规范》,请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2025年1月17日
    700
  • 第九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举行主场报告

    1月10日上午,第九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主场报告通过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和驻马店市黄淮学院双会场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主场报告由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黄淮学院校长刘彦明主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为题作主旨报告。报告以深入…

    2023年1月12日 职教动态
    1200
  •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点线面网”融合 推进思政课类型化改革

    锚定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是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思政课改革创新升级版的核心任务。

    2024年3月13日
    800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东西合作 打造民族共富发展体

    2022年,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东西合作,智扶共富”校地融合传承创新实践之路。两年来,学校依托“烹饪工艺与营养”省级“双高”专业群优势,结合稻城产业和资源特色,立足“稻城所需、浙江所能”,坚持“协作为基、共赢为本”,凝聚职教力量,深化产教融合,以“互享、互通、互融”为手段,探索形成校地融合共赢发展、和美与共的民族共富新模式。

    2023年11月22日
    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