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贸职院: 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PHP弱类型的实现原理分析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双创”背景下,强化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时代人才的重要基地,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必须融入乡村振兴的需求,努力向乡村输出有能力、懂农业、善经营的新时代人才,从而带动乡村创新创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存在高度耦合性

乡村振兴需要创新创业人才的回归。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为人才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和发展空间,而且为大量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归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打下了基础。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重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是其应然之责。职业院校应积极主动整合教学科研资源,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向乡村倾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同时,要充分了解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引导作用,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在校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乡村就业。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向了新的征程。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释放新活力。职业院校要以全新的思维范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出发,改革现有培育体制机制,开展个性化教育、一体化培养、立体化输送、全程化服务,探索建立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渝东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才需求面临多重阻滞因素。重庆渝东南民族地区作为重庆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该地区工作的重点。乡村要振兴,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才传输。近年来,渝东南民族地区人才需求面临困囿:吸引力不足,本地人才“回不来”;集聚力不够,专业人才“进不来”;针对性不强,乡土人才“上不去”。所以如何实现乡村人才在结构、素质和数量上满足乡村振兴的要求是关键。地方高校作为社会智力资源的聚集地,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难以替代的优势,赋能乡村振兴既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现实要求,又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的关键途径。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耦合培养路径实践

立足区域实际,构建“三螺旋四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重庆经贸职业学院不断整合调动校内外资源,深化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立足区位优势,发挥专业特色,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重庆发展定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实践能力和广阔视野的民族地区一流人才,构建了“面向全体→专创融合→校地协同→梯次递进”的特色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区域特色,学院开展了由民族地区非遗传承人作为创业导师开设的、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专业状况的“专业型”创新创业管理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双创”能力,帮助具有初步成果的学生开展创业实战,促进其成果孵化。通过梯次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让学生实现由“专业型”向“职业型”转变,让学生想创业、能创业、会创业。

抓好顶层设计,搭建“校政企”协同育人平台。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借助民族地区特色实践教育体系,以联合培养为抓手,搭建多层次、多类型、立体化的协同育人体系,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融。以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构建大思政视域下的“双创”课程育人体系,完善学生“双创”理论知识体系;以高水平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构建课堂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支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以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为抓手,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依托学院国家级众创空间和渝东南大学生创业园,校政企三方协同培养,共建企业孵化基地、产品展示中心、创业培训中心、物流仓储中心、政务及生活服务中心。建立以国家级众创空间为依托的“三个统一”创业文化建设机制,即“统一标识,统一名牌,统一管理”品牌推广和建设道路。

面向社会需求,构建“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学院构建以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专业建设、融入课程教学、融入课外实践活动、融入学生发展评价体系等“五个融入”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的专创融合教育通过搭建本地农特产品供应链、制定适宜区域实际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创业实践等三种形式,从四个层次开展:一是师生团队深度嵌入企业,共同完成实际项目;二是企业借助项目对接实习实训及课程设计;三是真实项目驱动,置换课程学分;四是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由“专业型”向“职业型”转变

开发基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学院依托武陵山区域人文特色,将创业要素与武陵山区域少数民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进行有机结合,提升校本课程文化属性,同时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从历史维度、实践维度、学理维度、未来维度四个方面融入课程,实现对民族地区高职学生的“志智双扶”。

搭建“校政企多方”协同育人“双创”生态系统。学院积极探索“创新驱动、教育支撑、校政企多方协同”的人才创新发展平台“矩阵”,驱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四轮培养模式。通过“外引内培”方式,组建优质师资队伍,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积极组织参加“校—市—国家”三级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练,构建完整的训练体系;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积极对接政府、企业,以产教基地为平台,共同孵化创新创业项目,构建协同的孵化体系。课程、师资、训练、孵化体系的建立,成为专业教育的延伸,完善了动态的“双创”生态系统。

构建“面向全体→专创融合→校地协同→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启蒙教育课程;创新“专业教育+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构筑以职业人才为导向,以创新创业为引领,以职业知识为基础、职业能力为关键、职业精神和素养为核心的“通识+专业+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明确学校为驱动者、政府为辅助者、企业为参与者的身份,聚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打通学生由“专业型”向“职业型”转变的梯次递进途径。

乡村振兴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在两者的耦合环节,高职院校要发挥出自身优势,做好顶层设计,明确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之间的耦合共性,积极迎合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不断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作者:杨诚,系重庆经贸职业学院副教授)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867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6月5日 上午11:12
下一篇 2023年6月6日 下午4:16

相关推荐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聚焦产教融合 丰富航运人才培养内涵

    高素质航运人才的培养是现代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的坚实支撑,在航运事业新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始建于1960年的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守著名教育家张謇先生的航海教育理念,以“自勉自奋 祈通中西”为校训,依托自身专业背景和优势,积极谋划航运人才培养思路,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院校和行业企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和可持续创新高质量发展,丰富航运人才培养内涵,提升航运人才培养质效。

    2023年10月13日
    700
  •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企一体 精准培育优秀铁路人才

    为更好地服务我国铁路高速发展需要,学院与中国中铁一体化办学、一体化招生、一体化培养、一体化研发、一体化培训,共同研发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共建企业生产与教学实训双基地,共同开发核心课程与教学资源,积极打造铁路行业现代学徒制和现场工程师培养高地,助力中国中铁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4日
    700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双高”专业群助力茶产业“走出去”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群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多年来,专业群不断发展创新,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捆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新良性互动机制,面向海外实施“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助推茶产业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和行业资格标准国际化。

    2024年1月18日
    1000
  • 加快专业标准建设 培养更多“青春养老人”

    “青春养老人”的市场表现,让社会上许多业外人士吃惊的同时,也进一步纠正了社会偏见。虽然毕业生的后续岗位表现、职业发展及其对养老、家政事业的影响带动作用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但市场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空间,已经得到印证。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或可成为推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深度转型、树牢人才第一资源理念的一个契机。

    2024年9月14日
    900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直播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4月9日上午,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22级学生陈佳慧、徐玉霖与同学们一起,早早地来到学校教学区广场,为校企合作单位吉利汽车的直播实践活动做准备。活动当天,他们使用视频号进行了一场直播实践,在镜头前向大家解说吉利汽车银河E8和熊猫mini两款车。按照活动流程,他们向观众展示了汽车的外观、内饰、性能等,并回答观众问题,给出合理建议。活动现场吸引了学校师生的关注,并获得了现场成交量。

    2024年4月15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