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探索实践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以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既是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选择,又是立足职业教育现实开展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有益探索。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以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既是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选择,又是立足职业教育现实开展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有益探索。在河南省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与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等区域内多所中高职院校联合,建构“一平台三体系五协同”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一平台”即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平台;“三体系”即课程体系、培训体系、评价体系;“五协同”既包含纵向协同,即育人主体协同、育人过程协同、育人场景协同、育人要素协同、育人资源协同,又包含横向协同,即校政协同、区域协同、校校协同、校企协同、家校协同。本文系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一平台三体系五协同’的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SJGLX951)的阶段性成果。

一平台

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平台

在省级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下,区域内多所中高职学校联合成立“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承担区域内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咨询、示范、培训、研判等职能,研究中高职思政课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重大事项;组织专家指导组就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前瞻研究、评价指导、工作研讨、经验总结、问题研判等工作。通过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布局,构建职业教育育人格局,谋划“路线图”;通过中高职思政课区域性联动,统筹职业教育育人资源,下活“整盘棋”;通过中高职思政课系统性规划,汇聚职业教育育人合力,架起“立交桥”。

三体系

课程体系、培训体系、评价体系

依托“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平台”,一体化设计中高职思政课的课程体系、培训体系、评价体系,形成课程教学、教师培训和教育评价一体化。

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目标一体化衔接,对接人才培养方案,研判学生学情,实现中高职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目标定位明晰、有效衔接、螺旋上升。教学内容一体化设计,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体现职教鲜明特色,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建设思政课程资源,实现中高职思政课重难点清晰、各有侧重、避免重复。教学方法一体化优化,采用“专题化、信息化、实践化”教学,实现中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理实一体、虚实结合、灵活多样。

 一体化培训体系。明确“给谁培训”,以“大思政课”建设为导向,将中高职思政课教师、学工队伍教师、专业课教师纳入培训队伍。明确“培训什么”,围绕思政理论教学、思政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等开展相关培训,做到广泛覆盖、普遍提升;围绕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能力等开展相关培训,注重基础训练、层层递进;聚焦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等开展相关培训,凸显职教特色,打造职教品牌。明确“怎么培训”,既注重普遍性师资培训,又注重典型性骨干培养,将兜底保障和树立典型相结合。

 一体化评价体系。教师评价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既注重“量”,又注重“质”。学生评价坚持学业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既注重过程性评价,又注重成果性评价,追踪学生在中高职学段内思想道德、学业成就的变化情况。

纵向五协同

育人主体协同、育人过程协同、育人场景协同、育人要素协同、育人资源协同

育人主体协同。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大思政”育人团队,实现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企业德育导师等思政工作队伍人员同培养、共培育,形成多学科、多层面、多领域协同育人团队,汇聚育人合力。

育人过程协同。打通学生从中职到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通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中高职各学段、各阶段、全过程,实现课程衔接、全程育人、全面发展。中职阶段,主要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高职阶段,主要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引导其主动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育人场景协同。搭建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学场景,多途径打造真实场景、模拟场景、虚拟场景。在社会实中,形成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体现场景教学特色的行动导向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创景、实训拟景等方式模拟育人场景,促进学生与教学内容实现情感共鸣;通过VR技术虚拟仿真育人场景,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扩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参与面。

育人要素协同。课程要素注重课标与行规相结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深度融合;教学要素注重课程与教学相结合,将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环境要素凸显职业院校特色,注重课堂与企业相结合,将企业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政育人资源。

育人资源协同。通过线上资源、线下资源的协同,实现中高职校际、教师之间教育教学的沟通与交流,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实现育人资源的流动与共享。

横向五协同

政校协同、区域协同、校校协同、校企协同、家校协同

政校协同建平台。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优势,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联合部分省内中高职院校,共同建设中高职思政课集体备课平台。

区域协同促联合。在区域内形成中高职思政课集体备课联盟,促进区域联合开展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带动区域内中职和高职院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校校协同强合作。中职和高职院校联合开展思政课教科研探索,以高职带动中职,以中职促进高职,在教学改革、教学比赛、科研成果等方面深度合作。

校企协同汇资源。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色发展道路上,将中高职学校思政资源与合作企业育人资源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得益彰,汇聚丰富多彩、特色鲜明、适合中高职思政课建设的育人资源。

家校协同聚合力。根据中高职学生生源特点和家庭情况,制定可行的家校协同方案,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以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发展为目标,构建家校协同的育人合力。

(谷献晖 涂凯迪 杨金栓)

责任编辑:吴涵炜 杨柳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961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月12日 上午8:47
下一篇 2024年1月18日 上午9:32

相关推荐

  • 关于开展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主题词、战略合作企业等征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为配合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依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决定于今年6月大会期间,在天津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赛暨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简称“世校赛”)。为提升大赛质量和影响力,增进中外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展现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成果,现面向全国征集世校赛主题词、…

    2022年5月6日
    800
  • 构建一体化中国特色产教融合体系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八部委日前联合发布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作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实施方案》的“升级版”,《实施方案》立足于赋能和提升两个维度,从推动形成产教融合头雁效应、夯实职业院校发展基础等五个方面设计了19条推进策略,明确了产教融合的基本形态,构建了以产教融合型城市为节点、以产教融合型行业为支点、以产教融合型企业为重点的一体化中…

    2023年6月27日
    1000
  •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创新融入 开启新生劳动教育“开学第一课”

    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迎新季,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别出心裁地将劳动教育创新融入迎新活动之中,积极践行育人新理念,探索劳动教育新范式,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成果。

    2024年9月14日
    900
  •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一所西部职业本科院校的教育实践

    近年来,职业本科教育在全国全面铺开。目前,我国已分批建设了33所职业本科学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时代赋予职业本科院校的重要使命。

    2023年8月29日
    700
  • 海峡两岸康养康育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召开

    据了解,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医康养办学主特色,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切实服务“一老一小”友好型社会建设。学校高度重视与台湾的合作交流,深化两岸产教融合,力促台资项目落地,通过一联盟、二学院、多项目实现“多元融合,齐头并进”。创新两岸青年交流,加大对台引智力度。着眼两岸青年“相识相知,同心同行”,坚持深度交流,坚持以文化人,坚持引智引才。建设技才金海匠谷,服务台企高质发展。

    2023年7月11日
    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