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和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5月20-22日,由杭州市教育局主办、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教师研修活动暨第四届杭州市属高校思政骨干研修活动,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浙江省内高校、杭州市13个区县(市)的高中(中职)、初中、小学共87所学校近100名思政课教师,通过专家报告、分组教研、小组磨课、实践教学、金课评选等一系列研修环节,“同题异构”开展各学段一体化思政课教学研修,共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一、教学研修促衔接,深化一体化理念设计
一体化教学理念是促进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关键举措,是实现各学段教学内容衔接贯通的集中展现。20日下午, 23组一体化教师团队分别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四个主题,进行“同题异构”教学研修活动。
根据前期教案编写、课件制作和微视频摄制等准备,各组现场汇报了一体化设计理念,分学段教学展示,专家进行一对一点评,与参与研修的各位老师共同探讨主题内涵、教学重难点、授课方法和师生互动策略。指导专家组有来自各高校的全国教学专家、富有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经验的教学名师、地市基础教育研究院所的专家,专家指导组组长是浙江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吴锋民教授。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的指导专家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洪波和富春七小校长章振乐认为,主题设计体现我国高科技发展现状和典型产品等,各位老师的案例设计有冲击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各研修组坚持一条主线贯通思政课全过程,将不同学段的知识点、案例和活动有机地串联起来,有利于提升一体化教学效果。
主题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研修组指导专家是来自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谭劲松教授和杭州市学军小学党委书记、校长张军林,他们对研修组老师的课堂展示做了分学段进行指导。认为,四个学段老师围绕同一主体进行教学设计,要准确理解主题,体现课程主线,形成整体认知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主题的各小组展示过程,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菁教授和拱墅区教育局总督学罗才军,分别对本组24位思政课老师的教学展示做了精彩的点评。指出,一体化建设要紧扣教材内容进行设计,梳理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厘清各学段思政课的教材体系和内容体系,以及其中所涵盖的知识点、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要立足各学段学生学习成长特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确保思政教育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丽华教授和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校长沙立国,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的教师展示做了精心指导。两位指导专家认为,各位老师在一体化教学设计中都体现了破题意识,提炼了一条主线,针对各学段目标有层次地做好整体设计,以适度的方法开展教学。同时也提示要变教材语言为教学语言,紧密结合地域文化资源,结合现实问题,把中国故事讲好,使内容新颖,实现一体化目标。
二、金课展示促交流,拓展一体化教学思路
研修活动设置了“金课”展示活动。大学、高中(职高)、初中和小学围绕不同主题分组进行整体设计说课和现场教学,由专家组评选出优质金课。建德二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严新中学饶云燕展示了一体化设计理念。团队以“严州传统文化”为切入口,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循序确定大中小学的课程目标链、教学内容链,精准匹配四个学段的教学方法链、文化资源链,在课堂上讲出生活味,在生活中讲活思政课,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老师钟婷婷展示了大学段思政课,以小玉壶“逃离大英博物馆”故事为线索,展开小玉壶为何流浪他国、缘何出圈、何时回国的历史,引导大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民族文化自觉。
余杭一组选择“玉以载道,以玉化人”为课程主题。良渚第一小学俞晨晨老师展示了一体化教学设计,团队选择良渚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玉文化作为主线,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旨在通过“玉”这一古老而又鲜活的文化载体,培育具有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助力中华文化新辉煌。良渚第二中学的赵圆圆老师展示了初中段课程,以良渚玉文化为缩影,通过体验与理解,引导学生挖掘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内在支撑力和无限发展力,强化学生对良渚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理解力,坚定文化自信。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跨学段教师交流沟通机制,探索贯通各学段学、覆盖课堂内外、师生共同参与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教学。与建德市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思政教师集体备课、集体教研,推进各学段教师间、学校间、区域间思政课的整体设计。
三、实践研修促互动,一体化开发课程资源
各学段立足学校所在区域与资源开发实际组织教学资源,以不同学段思政课衔接、教育资源平衡,推进思政课资源一体化发展构建。5月22日,近50余名研修教师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新四军两渡富春江红色研学中心”开展实践研修。研修班老师们先后在中共中央发展东南战略决策、新四军苏浙军区一渡富春江、新四军苏浙军区二渡富春江、路西抗日根据地、军民鱼水情和功绩载史册等展区接受现场教学,深刻感受了“听党指挥、跟党举旗的铁的信念,令行禁止、秋毫无犯的铁的纪律,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的铁的担当”为主要内涵的铁军精神。
“新四军两渡富春江红色研学中心”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常绿镇大章村。“研学中心”建设投资近一亿元,是华东地区较大的一个“新四军”主题馆。“研学中心”以新四军两渡富春江为时间轴,通过场景复原、实物展示、多媒体影片、人机互动等现代声光电技术,展示了新四军在党领导下长期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研学中心”也是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富阳区常绿镇党委合作开展大学生“大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基地。截至2023年8月,已有近万名同学在此接受红色文化教育。
此次实践研修进一步增进了各学段研修教师对合作开发社会文化教育资源的认同,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知识内容的同向构建提供了交流机会和互相启发的平台。
四、专家点评促发展,探索教学评价一体化
本次研修活动探索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学-共研-共教”的一体化协同评价机制。专家组由省内各位名校长和教授级专家20余人组成,通过理论引领、教研指导、剖析评价等多种方式,全程助力每一位研修教师的个人成长,推动每一节思政课程的完美呈现。5月22日下午,杭州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教师研修活动暨第四届杭州市属高校思政工作骨干研究活动顺利闭幕。全体研修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金课评选组组长浙江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龚建立对研修活动进行总结,他指出本次23个组,每组4位老师的教学,充分展示出杭州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体现出三个紧扣。一是紧扣思政教育的一体化。用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设计、一体化理念,体现出思政课的思想性,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紧扣思政教育的多样性。通过调研地方特色、挖掘思政元素,把杭州的地方特色融入思政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三是紧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学生参与、教师走访、视频动画融入教学中,用先进的手段讲好学生身边的故事,参加研修的老师们探索了思政课教学的新方法、新领域。
杭州市教育局高教处处长张启鹏指出,本次研修得到全市思政课教师的热情响应和积极参与,为本次研修活动倾注了极大的努力。从活动启动到活动结束历时一个月,取得了一批一体化教研成果,推出了一批各学段优秀教师,打造了一批一体化金课,充分展现了杭州思政课教师队伍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精神风貌。为进一步推进杭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研修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形成一体化思政教育合力。各学段要牢固树立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明确各学段思政教育目标和任务,共研思政课教学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二要加强学段间的衔接和融合。实现思政课教学内容连贯,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确保各学段思政课程有机衔接和相互贯通。三是要注重思政课实践教学。善于利用实践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政课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了解国情,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思考和行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这次杭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研修活动,学段覆盖广、参加学校多,教学主题新,专家指导准,老师热情高,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研修方面开展了多项创新探索。全体思政课研修老师以极大的热情和使命感参与了每个环节的教研、实践和展示活动,各学段老师之间、研修老师与指导专家之间、同学段老师之间深度交流,互相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思政课教学疑难,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各组研修老师不倦切磋,废寝忘食,充分体现杭州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职业使命感、潜心问道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人格魅力。研修活动也增进了各学段思政课老师间的联系和友谊,提高了大家讲好思政课的信心和决心。
作者: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吴太胜教授 区域乡村治理研究所所长 陈坎副教授
责任编辑:赵国栋 杨柳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21223.html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