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交通职院师生与都匀非遗传承人共绘民族团结画卷

7月7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匀汉连心 共筑华夏”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云上都匀少数民族手工技艺研学基地,与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运一起绣染手工艺品。胡运从事刺绣已有40余年,她从大山一位普通的绣娘成长为黔南民族刺绣研究院院长、黔南州非遗协会副会长、黔南州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7月7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匀汉连心 共筑华夏”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云上都匀少数民族手工技艺研学基地,与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运一起绣染手工艺品。胡运从事刺绣已有40余年,她从大山一位普通的绣娘成长为黔南民族刺绣研究院院长、黔南州非遗协会副会长、黔南州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武汉交通职院师生与都匀非遗传承人共绘民族团结画卷

在基地工坊,实践团的同学不仅近距离观摩胡运老师精湛的手工技艺,更被她每一件作品中蕴含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所打动。在胡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一把水族马尾绣技艺和苗族蜡染手工技艺。

水族马尾绣以马尾作为刺绣原材料,是贵州水族妇女世代传承一种古老的刺绣技艺,实践团成员在胡云老师的帮助下用丝线将马尾绕裹起来,做成马尾线,经过固定框架图案、填心、镶边、订金线、装订等步骤将绣品制作而成。图案中的“祥云”,寓意各民族间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祥云轻盈飘逸,跨越了地域与文化的界限,成为连接各民族心与心的桥梁。

武汉交通职院师生与都匀非遗传承人共绘民族团结画卷

蜡染是贵州古老的传统印染技艺,以蜡为纺染材料,在天然纤维织物上绘以制各种图案,再放入温度适宜的靛蓝染料缸中浸染多次,除蜡后布面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等多种图案。实践团成员在胡老师的鼓励下进行创新,在衣服上勾勒出“汉匀连心”图案,寓意武汉与都匀跨越千山万水的深厚情谊,在布包上绘出党徽和少数民族群众图案,寓意各族人民心向党,向石榴籽一样紧紧围绕在一起。

同学们在体验活动中深深感受到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仰与热爱与日俱增。他们纷纷表示,要争做非遗文化的传承人,珍惜这些流传千年的文化瑰宝。

通讯员:张雪 卢晓宇

责任编辑:席树芃 杨柳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2139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7月9日 上午9:22
下一篇 2024年7月9日 下午2: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