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
工信部部署!这些未来产业领域将有新动作
12月26日至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在部署2025年任务时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包括,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推进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扩大北斗应用规模。因地制宜建设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开展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产业、具身智能、原子级制造等领域创新发展政策。2024年,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
-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突破450万家
记者12月23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根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1月30日,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达到457.41万家,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17.99%,呈迅猛增长态势。从产业分类来看,我国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数量达216.69万家、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数量达196.25万家、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数量为23.63万家、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数量为20.82万家,与2023年底相比分别增长17.60%、19.64%、16….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加快构建,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研发机构等相互合作,形成合力,系统推进。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题 “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
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专家认为,与“互联网+”和数字化相比,本次会议提出“人工智能+”更加注重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能够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具备综合优势,对经济拉动的效应已初步显现,…
-
拥抱人工智能 引领未来产业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这意味着不仅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和未来产业发展,也要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识别和培育高潜能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也是通用性最广泛的关键共性技术,溢出带动性很强。人工智能的算力、算法和数据三大核心要素不断融合发展,不仅…
-
中国工程院发布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由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Engineering)评选的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18日在京发布,CAR-T细胞疗法、嫦娥六号、低轨通信卫星星座、柔性显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智能工厂、无人驾驶汽车、手术机器人、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超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入选。中国工程院秘书长、《工程》(Engineering)执行主编陈建峰院士介绍,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主要指近5年已经完成且实践验证有效,并产生全球性影响的工程科技重大创新成果。2024全球十…
-
首家数据科技央企亮相!中国数联物流在沪成立
12月19日,一家新的中央企业——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首家数据科技央企。中国数联物流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为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注册资金100亿元。公司引入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数据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据了解,公司将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口岸等领域数据资源共享和…
-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高度重视和紧紧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中教杯”全国首届装配钳工(装调与运维)职业技能竞赛(院校组)落下帷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好地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经过三天激烈的角逐,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教杯”全国首届装配钳工(汽车装调与运维)职业技能竞赛(院校组)决赛于12月9日顺利闭幕。
-
中国企业“走出去”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问答)
中国制造走进世界各地百姓生活,中华美食飘香海外餐桌,中国设计持续全球“圈粉”,中国工程共筑美好世界……时至今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勇敢“走出去”,在全球市场的广阔大海中奋斗、成长,成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交融交汇的生动写照。面对不确定性增多的外部环境和需求差异大的国际市场,中国企业如何出海远航、行稳致远?怎样在合作共赢中共创发展新机遇?(一)中国企业“走出去”,今时如何不同往日?彭博新闻社网站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