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落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任务

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大制度设计,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承载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衔接的重要使命。把准价值不偏移、把握重点不走样、把牢责任不懈怠,对于下一步落实落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增值赋能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21个省份的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此次名单公布,标志着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也意味着继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之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一体两翼”布局整体实现实质性起飞,进入了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大制度设计,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承载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衔接的重要使命。把准价值不偏移、把握重点不走样、把牢责任不懈怠,对于下一步落实落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增值赋能具有重要意义。

把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价值

一是服务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市域产教联合体不同于既有的“职业教育集团”“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形式,其聚焦的是一个具体的场域,即以产业资源丰富的产业园区为依托,着力破除产教信息不对称、权责不清晰等痛点、难点问题,通过机制创新,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内的产业更加紧密地融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同时助力园区企业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

二是推进职普融通的新实践。2023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明确将“支持联合体内中职、高职高专、本科学校合作分段培养或贯通培养,鼓励普通本科学校招收符合条件的中高职毕业生和企业一线优秀员工就读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指标的观测点内容之一。此次入选的市域产教联合体中,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创产教联合体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均是由普通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联合牵头、携手创建。职普融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市域产教联合体创造性地将产教融合与职普融通有机结合起来,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的教育体系,多维度激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育人价值,推进职普融通破题、解题。

三是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范式。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始终是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市域框架下,产教联合体围绕本地产业发展,着眼本地人才培养和就业,具有紧跟产业发展态势、掌握本地区企业用人需求和规律的天然优势,更有利于探索形成符合产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促进地方人力资源开发,进一步发挥人才作为关键要素在服务和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把握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重点

一是注重产教互动,促进协同发力。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态,要牢固树立“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的理念,关注企业和职业院校不同的利益诉求点和在人才培养上的利益汇合点,加强协调与融合,形成理念上的共识、行动上的共振。要切实发挥好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聚合效应和桥梁纽带作用,锚定重点产业区域,以产业链为主线,促进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匹配、与行业产业捆绑。要有效盘活产业园区中的设备、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引导行业组织、企业等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规格确定、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形成教育和产业良性互动、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释放倍增效应,不断增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活力和服务能力。

二是注重内部治理,促进高效运行。市域产教联合体具有明显的地区属性,突出了职业教育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要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放在地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治理体系中进行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作,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常态化运行机制,强化目标导向、过程管理,打造稳定的建设团队,畅通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开展定期磋商,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增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黏合度、示范性、带动性、影响力,确保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落地有序、走深走实,实现多方共赢。

三是注重以人为本,促进人才成长。近年来,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育人”。市域产教联合体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区域产业发展筑牢坚实的人才支撑。联合体各成员单位要遵循教育规律、产业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强人才需求预测,搭建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的供需信息平台,推动职业院校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精准适配园区产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前瞻性、科学性。要积极推行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培养,拓宽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路径,提高产教协同育人的成效。职业院校要持续助力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为企业发展增势蓄能。

把牢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责任

一是强化政府统筹。与职业教育集团相比,市域产教联合体更加突出地方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不仅要搭建好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平台,还要将市域产教联合体作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地区创新发展的战略之举,加强宏观层面对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指导,夯实制度保障,加大政策、资源支持,落实相关金融、土地、财税优惠政策,同时打破行政部门之间的壁垒,在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等方面展开有益探索。

二是强化企业作用。市域产教联合体着重推动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构建命运共同体,企业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企业要将人才作为战略资源,积极参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和职业教育发展,共商人才培养、共塑师资优势、共建教育资源、共推评价改革,共同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发展的动力引擎。市域产教联合体聚合了规模化的产业资源、多样化的企业资源、集约化的职教资源,相关园区要将园区建设、产业升级、企业发展和职业教育体系通盘考虑、合理统筹、一体推进,加快形成产教融合、互促、共荣的良性生态,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富有生机和活力。

三是强化学校担当。职业院校要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中主动作为,与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提高区域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作出应有的贡献。要丰富拓展产教融合的内涵,立足产业、园区和学校实际,持续纵深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要紧盯产业方向和社会需求,与企业开展技术协同创新,积极参与解决企业实际生产问题,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在服务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办学实力,更加适应市场需求、时代发展需要。

(作者:传红,单位系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717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24日 上午11:54
下一篇 2023年10月25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构评价体系 助推师生成长成才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B档)。学校立足“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思想,坚持“以行业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建成以工学为主,涵盖经、管、文、艺等学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成特色鲜明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

    2023年11月28日
    700
  • 重磅!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升级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近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官方网站(https://www.vcsc.org.cn/)经过全面改版,正式宣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升级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在全球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彰显了中国职业教育在国际舞台上的日益增强的影响力。

    2024年9月25日
    700
  •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湖南省重点艺术类职业院校,依托专业化、基础扎实、高水准的师资团队,打造了多个高职特色示范类专业及多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学院紧跟信息化发展趋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提升学院信息化技术水平,获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2023年9月1日
    600
  •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常见问题解答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常见问题解答

    2023年8月22日
    700
  • 加强职业教育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

    “职教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在苏华看来,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助力社会发展的宏观大势,也是对每一个身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学生和其家庭希望的呵护。“尤其要关注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就业是永恒的课题,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要抓好。”

    2024年4月19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