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关口前移后,产教融合如何走好“服务路”

PHP弱类型的实现原理分析

与“订单班”“工学交替”等培养模式不同的是,参与“入学即入职”项目的学生具有学生和职工双重身份,既能上学又能挣钱。学生的职业生涯前移后,有家长和学生对新试点心存顾虑,对此,有办学者认为,强大的企业资源储备是顺利推行“入学即入职”培养模式的关键。

学生在校学习一年,再到企业学习两年;在企业期间,1天回校上课,4天在企业实践;拥有学生和见习职工双重身份;校企双主体育人,并共担育人成本……这是职业院校“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

近日,北京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会暨2023年职业教育宣传月启动,现场发布了北京职业教育“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项目(以下简称“入学即入职”),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与相关领域龙头企业合作,成为首批试点学校。

同样作为产教融合的具体方式,“入学即入职”与“订单班”“工学交替”等有何不同?实现“入学即入职”需提前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兼具学生和职工双重身份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入学即入职”项目已经筹备两年有余,预计今年下半年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行。目前,项目正在进行试点班学生招募。

“计划从养老专业大一年级的70多位学生中,招募35位。这个项目启动后,学生大二时就能以见习职工身份进入企业,相当于提前一年了解行业,更早地确定职业规划。”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深度参与筹划落实“入学即入职”项目的教师邹亮告诉记者。

邹亮说,与“订单班”“工学交替”等培养模式不同的是,参与“入学即入职”项目的学生具有学生和职工双重身份。“企业包吃住,还给学生发放一定工资,目前学校也在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为参加项目的学生缴纳社保”。

据介绍,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试点项目的合作单位为北京首开寸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和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根据相关协定,企业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特点,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轮岗、考核等培训内容。与此同时,学校在培养方案、课程设计等方面更偏向企业需求。

实际上,“入学即入职”在一些学校早已有类似实践,不同学校实施“入学即入职”的方式不同。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从2019年起尝试“入学即入职”项目,经过前期试点,目前该校联合40多家企业发起成立宁波影视产业协会,并依托协会开展“入学即入职”培养模式,影视动画专业所有学生都被纳入项目。

“‘入学即入职’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该学院院长徐健民在采访中表示,该院影视专业学生大一时仍以在校学习基础课程为主。大二时,学生进入由学院老师主持的工作室,参与完成企业提供的项目,这类项目要求不太高、时间跨度较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实践和学习。大三时,学生才会完全进入企业。

有家长和学生对新试点心存顾虑

新项目推广总会面临不少阻力。邹亮直言,最开始跟学生提“入学即入职”,他们第一反应是,学校是不是想“卖人头”,企业是不是想压榨廉价劳动力。也有一些家长对此表示不理解。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曹萱羽告诉记者,由于入学之初就确定以后从事养老行业,她本人愿意参加“入学即入职”项目,“毕竟在课堂上,老人都是假人或同学扮演的,但在企业学到的是实打实的东西,能真正学习到怎么跟老人打交道,怎么照护老人”。

曹萱羽的家长却认为,孩子明明可以在学校学习,为何非要去企业?曹萱羽自己也有顾虑,她原本计划毕业前参加专升本考试,提升学历,“如果参加项目,很可能没时间和经历备考,如果放弃升学,从现实情况看,专科学历又很难进入企业管理层”。

因此,对“入学即入职”项目,曹萱羽仍在持观望态度。

徐健民表示,学生的升学意愿确实是“入学即入职”等产教融合方式推行中的一大难点。“对此,一方面应引导学生走出唯文凭论。另一方面,针对有升学意向的学生,在尽力培养其专业技能基础上,尊重个人选择。”

徐健民认为,另一个更大的难点在于,学生进入企业后,学校面临的沟通成本会更高。“目前,我们是一个老师对应一家企业,进入这家企业的学生,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向老师反馈,这就意味着老师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处理这些问题”。

同样参与“入学即入职”筹划落实工作的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教师闫亚南介绍,学生的职业生涯前移后,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大学生活时间减少,也可能影响一部分学生的选择。对此,学校的做法是尽量帮学生争取更多权益,如评优评先更倾向这部分学生。

“此外,学校在与企业、学生、家长签署相关协议上,尽量做到权利、责任和义务平衡。”闫亚南说,为推动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安排每位老师负责三四名学生,并计划长期跟踪这部分学生未来的就业创业情况。

强大的企业资源储备是关键

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监事长马学雷表示,职业学校开展“入学即入职”培养模式,适应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有利于破除关起门来办学、教育和社会需求两张皮捏不到一起、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有结构性差距等问题。

对此,徐健民深感认同。他认为,强大的企业资源储备是推行“入学即入职”培养模式的关键。“近几年,学校通过宁波影视行业协会这个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很快上手工作,受到企业欢迎。学生在上学期间,既能学习又能挣钱,毕业后也不愁找工作。在此过程中,学校也实现了向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的价值,一举多得”。

不过,徐健民也提醒,在实施“入学即入职”项目时,要注重灵活性,应充分尊重家长和学生的意愿,例如,允许学生进入企业后,在1个月内换岗;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确定学生进入企业的时间,不建议刚入校就签订就业协议;学生毕业时,允许学生和企业双向选择等。

闫亚南表示,“入学即入职”能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人才,提高人才竞争力,有效缓解人才短缺问题。不过,进一步推广“入学即入职”,需要扫除当前社会上不重视职业教育的认知障碍;学校在教育体系和专业设置上要更符合用人市场需求;同时需要更多政策支持,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762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6月14日 上午8:57
下一篇 2023年6月29日 上午8:50

相关推荐

  •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 构建劳动教育实践新阵地

    通过葫芦园、葡萄园、玫瑰园劳动基地建设,让劳动教育回归自然、回归乡土,连通教育与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动脑和动手相结合的能力,学会劳动,学会合作,学会生活。五育并举,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工作,结合葫芦、葡萄、玫瑰生长过程,从仿生视角看待学生教育,栽育一棵苗、采取浇水、除草、施肥等多项措施,通过百多天的精心养护,千余名学生参与实践劳动,结出10000多个葫芦果实、开出满园玫瑰花、葡萄果实挂满藤枝,用心用情,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023年8月25日 院校动态
    700
  • 产教融合下中职“双兼双聘双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当前,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需求早已经从数量提升过渡到综合能力、素养提升阶段,但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中还存在能力素质欠缺问题。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搭建以校企合作工作室为主的师资培养平台,构建“双向双融”的课程体系,完善“双兼双聘双培养”师资培养机制,形成中职“双兼双聘双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势在必行。关键词:双兼双聘双培养;师资队伍;产教融合2022年8月12日,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23年7月26日 职教动态
    700
  •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2023年10月8日
    600
  • 党的二十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探索新征程的重要意义研究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至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终将成为现实。而这一切,都归因于党中央所做出的正确决策,由此中国经济才能够有如此快速的提高,彻底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仅帮助国内人民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还使大家真正地做到了“强起来”。

    2023年8月4日
    700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着力打造汽车行业人才培养“升级版”

    ​日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承办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研讨会。专委会将聚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建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智库,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赋能,助力建设交通强国,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学校之所以能够成为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的领头雁,主要在于学校着力打造汽车行业人才培养“升级版”,对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从知识体系、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等方面全方位的“升级”,来适应产业变革

    2023年12月12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