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群系统设计 推动课程思政新发展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都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中。解决上述问题,就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的人才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从人才培养方案切入,在专业层面进行课程思政的系统布局和整体推进,使课程思政内容具有针对性和连贯性,而不只是零散元素的堆砌。

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深入、成效显著,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持续巩固,“四个自信”进一步增强。目前,不少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主要聚焦具体课程,研究如何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在专业知识讲授过程中进行价值引领。但仅仅把视角局限在课程层面,可能导致思政元素的挖掘比较零散、价值引领不成体系、课程思政对人才培养目标支撑不够等问题。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都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中。解决上述问题,就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的人才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从人才培养方案切入,在专业层面进行课程思政的系统布局和整体推进,使课程思政内容具有针对性和连贯性,而不只是零散元素的堆砌。

作为课程思政的深化,专业群思政站在专业的高度确立价值引领目标,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业群思政要从专业群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深度挖掘专业人才培养各环节、各类课程模块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形成基于专业群的课程思政体系。

2018年起,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开始以专业群思政示范点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基于专业群的课程思政建设。学校通过专业群改革的引领,重点构建通识类、专业类、拓展类课程体系,在专业群所属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大纲、教学设计中明确价值引领要求,形成了党建引领、双融互促、契合实际的“三层次三聚焦”专业群思政育人模式。

“三层次三聚焦”专业群思政育人模式,是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二级学院紧紧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在学院形成由党总支书记牵头、教学副院长负责推进、教学与课程思政科具体管理,系部党支部书记和系部主任联动实施,课程团队落地生成具体方案的三级联动课程思政体系。其中,二级学院党总支围绕专业群建设目标,聚焦专业群综合素质确定“思政面”,建立“目标确定层”;系部党支部结合专业具体特点,聚焦行业职业道德确定“思政线”,建立“内容确定层”;课程团队根据系部专业思政设计方案,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定“思政点”,建立“方法确定层”。

二级学院党总支聚焦专业群综合素质,确定“思政面”,建立“目标确定层”。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结合职业院校特点,确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学院在专业群层面系统设计“一群一目标”,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围绕专业群打造“正智信、联融美”育人文化体系,将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嵌入教育教学实践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校友文化、行业企业文化等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既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综合素质。

系部党支部聚焦行业职业道德,确定“思政线”,建立“内容确定层”。系部党支部聚焦行业职业道德,紧密围绕学院党总支制定的中心任务,对照国家专业标准及教学标准,将“思政面”细化分解为“思政线”,结合专业具体技术特点进行研究取舍,形成“一专业一体系”。根据专业群设定的育人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和不同定位,与专业群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等相关要求进行精细化匹配,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课程性质确定思政子条目,将育人目标逐步聚焦对应到每门课程。

课程团队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定“思政点”,建立“方法确定层”。根据系部党支部的落实情况,课程团队结合课程内容,围绕“思政线”来进行“思政点”的设计和开发,研究确定“思政点”的内容和融入方法,确保在与学院党总支的总体目标、系部党支部设计的体系任务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实现“一课一境”的效果。课程团队由课程负责人、任课教师、思政课教师或思想政治辅导员组成。“思政点”的选择主要结合课程特点,依托党和国家的法律制度、会议文件精神要求和思政新闻热点等内容,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并在课堂教学中落地实施、经受检验。

“目标层”“内容层”“方法层”环环相扣、相互呼应,聚焦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节点,进行科学架构、系统设计。具体的“思政点”凸显了抽象的“思政线”的内涵,构筑起联通“思政面”的桥梁,使得专业群、专业、课程在总体设计的思政体系内,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形成育人合力,打破课程思政建设瓶颈,落实价值引领目标。

(作者:孙卫平,系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晨 杨柳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9058.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月26日 上午10:51
下一篇 2024年1月30日 下午4:11

相关推荐

  • 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配套工作的通知

    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0〕14号)工作要求,

    2020年10月14日
    700
  •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四个聚焦”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不断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顺应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聚焦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产教融合与校地合作,谱写出了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教育质量、综合实力、社会声誉不断攀升。先后获得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湖北省立项建设A档“双高计划”等荣誉,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3年12月8日
    1000
  • 西安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跨区域汇集科教资源,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摘要:西安轨道交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紧扣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教育强国战略需求,发挥轨道交通自动化控制龙头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牵动作用,搭建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装备和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技术应用协同创新平台,不断完善运行体制机制,着力打造跨区域的轨道交通运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双主体牵动、多平台支撑、全要素参与”的共同体运行机制,为轨道交通行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社会和职业院校高质量发…

    2023年6月27日
    900
  • 产教融合新路怎么走,这60所高校齐支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推动产教融合,国家陆续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和重要举措。2019年,国务院在其颁布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中,明确提出“健全产教融合的办学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产教融合如何实现同频共振,有力推进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9月25日,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的2020创新生态:校企协同育人论坛上,来自国内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领导和60所高校的专家学者,…

    2020年10月9日
    1000
  •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智”赋能 构建数字化职业教育新生态

    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锚定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新生态目标,坚持信息技术同职业教育教学核心职能深度融合理念,紧密结合数字中国战略部署、学校信息技术专业特色和整体发展,聚焦核心应用场景打造,构建数字化职业教育发展新生态,实现“数字化+”传统专业升级全覆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全覆盖、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全覆盖。学校获批山东省首批“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教育”应用研究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

    2023年11月6日
    1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