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烹饪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群建设模式探索

2020年,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入选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旅游烹饪学院建立高水平专业群——“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群”(现更名为“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群”)。该专业群由烹饪工艺与营养、西式烹饪工艺、餐饮智能管理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4个专业组成。

2020年,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入选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旅游烹饪学院建立高水平专业群——“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群”(现更名为“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群”)。该专业群由烹饪工艺与营养、西式烹饪工艺、餐饮智能管理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4个专业组成。学院紧密围绕“双高计划”战略指引,通过“三位一体、资源集成、全链服务”专业群建设模式,全面推进各建设项目的深入实施。学院以高标准引领发展方向,以高绩效展现建设成果,推动全省乃至全国烹饪职教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全面发展

专业群在烹饪工艺与营养教育领域,以“协同育人,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这一模式将“立德树人”育人机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范式三者紧密结合,实现了教育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首先,专业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行业人才需求调研,主持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及浙江省烹饪专业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标准建设、完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专业群创设劳动教育及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素养课程,使得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探索“前店后厂”实训教学改革和学习成果赋值互认机制,创新“专创融合、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打造雷迪森学院、麦苗学院等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品牌。

其次,坚持党建引领专业群发展,依托“青蓝携手,名师结对,校企共育,头雁领航”计划,形成了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运行机制。专业群教学团队内部形成了浓厚的“传帮带”氛围,通过名师结对、师徒传承等方式,让青年教师在名师的指导下快速成长,同时为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研平台,提升其教学和科研能力。与有关校企合作单位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在组织共建共促、社会实践共建、员工队伍共育、优势资源共享、企业发展共谋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了有利于专业群师生、企业员工多方受益的师资培养“校企共育体”。支持和鼓励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挂职锻炼,担任访问工程师(访问学者),兼职企业顾问,带项目到企业科研攻关,让教师在实践中增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能力。群雁高飞头雁领,依靠教学名师、技能大师、高级职称等“头雁”领航,激发团队成员内生动力,营造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整个教学创新团队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中,形成了“行业有权威、教学有风格、科研有专长、国际有影响”的专业群师资团队。

再其次,为推动中国烹饪标准和技艺走向世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专业群构建了以烹饪职业教育国际化为主体,以海外中餐技能培训、丝路学院建设为两翼,标准出海、文化出新、人才出圈的“一体两翼,三轮驱动”国际化人才培养范式。建设期间,专业群获教学成果奖国家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1项;主持建设中餐烹饪技艺国际互认标准,开发老挝职业标准1套,西班牙、尼泊尔专业教学标准6套;出版多语种教材8本;入选省级“丝路学院”2个;立项国家教育部门“中文+职业技能”项目2项;获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浙江省海外中餐人才培训基地;培训来自80多个国家的共1000余名学员,授牌“浙菜海外体验店”20家,取得了积极成效,获得了侨界广泛好评。

资源集成:智慧赋能,职教革新

专业群通过资源集成与智慧赋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革新。学校秉持着专业群的深厚底蕴,主持建设了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借助“空中烹饪学院”平台,实现了资源库的广泛应用,覆盖了智慧助老、技能培训、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用户规模庞大,注册用户数达31.8万。建设升级了国家资源库示范课程11门。全面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持续更新、优化资源,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积极探索服务“数字中国”战略的职教新样板。

同时,专业群紧密依托“全国烹饪职教联盟”这一广阔平台,与产教联盟的标杆企业携手共进,深化以有效课堂为目标的“三教”改革,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专业群课程思政体系,建立校企联动双元育人的教学组织,打造课岗赛证融合的教学模式,完成以“能力为模块”的课程重构。专业群获国家课程1门,省级课程7门;获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2本、“十四五”重点教材2本,出版国际教材4本、新形态教材4本、职业素养专题教材2本等,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全链服务:产教融合,服务社会

专业群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构建集“产、学、研、训、用”于一体的全链服务平台。从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四个维度,打造了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全真生产、产品研发、社会服务、文化交流六大功能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实践基地条件更加完善,社会效益加速显现,服务覆盖面显著扩大。通过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专业群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通过“慕课西进”“互嵌式”产业共富等模式,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文化传承等贡献力量。

专业群以深度融合产学研为建设目标,构建了以全国烹饪职教联盟为平台、浙江饮食文化研究院为基础、劳模工匠产业促进中心等7个中心为支撑,具有产品研发、工艺优化、技术推广、大师培育功能的“四位一体”技术技能平台。专业群创建了团餐标准9项、地方菜点工艺标准6项、地方特色菜谱1册,发布绿色食材菜品100余道、地方名宴2套;牵手浙江农都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健康食品研发中心,针对浙江衢州椪柑滞销问题提出科技解决方案,研发并上市饮品1款,完成新产品研发成果9项,获国际专利3项,获省自然基金1项;出版全国首部“饮食文化产业”研究报告,结合“百县千碗”工程出版《浙江舌尖之美》,开创餐饮文化传播新范式。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烹饪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群通过“三位一体、资源集成、全链服务”的建设模式,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全方位提升和创新发展。该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还为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面向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五金”(金专业、金课程、金教材、金师资、金基地)建设策略,加强专业群内涵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机制,不断强化专业群建设的各项保障措施,确保教育教学工作始终与时俱进,擦亮学校烹饪职教“金名片”,为提升中国烹饪职教领域的国际地位贡献力量。

作者:母海林 李鑫

责任编辑:赵国栋 杨柳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907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6月5日 上午9:44
下一篇 2024年6月28日 上午9:23

相关推荐

  • 湖州职院毕业秀:AI视界,时尚迸发!

    6月13日晚,灵感火花在湖职上空绽放,艺术气息弥漫在光影渲染的夜空之中,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时尚创意学院2024届“AI视界”毕业设计作品展暨服装专业毕业秀拉开帷幕。

    2024年6月14日 院校动态
    700
  •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多措并举,拓宽高质量充分就业新路径

    为促进文旅新业态的有效融合,探索文旅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拓展校企合作的新资源,培育文旅行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文旅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增强地方共同富裕建设新动力,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文旅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促就业的重要举措。

    2024年11月18日 院校动态
    600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强化思政课堂教学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新时代人才需求,坚持技能培育和道德培育两手抓,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职业素养好、道德品质优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堂建设和发展工作,充分利用党史这一重要思政资源对思政课堂教学进行广泛延伸,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激发教学活力和提高教学实效性,力求将思政课堂打造成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和主舞台。

    2023年10月24日
    600
  • 多国为职业教育探索新路径

    2024年高考已经结束,莘莘学子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择校和选专业的重要关口。除了上大学,职业教育也成为不少学生的选择。在很多国家,职业教育为解决就业、培养技能人才做出很大贡献。同时,面对不断变化的产业和社会趋势,不同国家的职业教育也在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2024年6月21日
    900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念好“四字诀” 引领青年“红心+匠心”实践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职业本科高质量建设发展实际,聚焦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扎实推进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以“四字诀”引领青年“红心+匠心”实践,取得一系列成效。

    2024年2月26日
    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