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运作体系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全课程育人视角下探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以完善知识与技能结构、优化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等提升课程育人质量,一体化推进思政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个维度的联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三全育人”落地生根,可妥善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全课程育人视角下探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以完善知识与技能结构、优化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等提升课程育人质量,一体化推进思政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个维度的联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协同思政元素与思政理论

1.思政价值引导,由“显性”向“隐性”转化

通过整合全校近700门专业课程和3门思政课程的思政教学资源,出台《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挖掘指南》,将合适的思政元素以恰当的方式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强调润物无声、犹盐入水,更加侧重课程的隐性思政功能,推动课程思政倒逼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一方面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渗入专业性和生活化元素,另一方面专业课程教学自觉渗透思想价值引导。例如,思政特色课程“浙里智造与工匠”与思政选修课程“浙匠与创新”建设,试行“双导师授课”,通过情境式教学、沉浸式教学等,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促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塑匠心”的育人目标。

2.思政元素挖掘,由“课程”向“专业”拓展

统筹做好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挖掘工作,从专业层面明确分课、分科、分层、分类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标准,体现差异化。针对学校“工商并重”的专业布局,强调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要契合专业特色和优势,厘清各专业课程思政间相对的边界。各课程有所侧重,各专业组织教师确立每门课程的任务,形成系统、精练、一致、连贯的“一专业一特色”课程思政元素分布体系。思政课教师与30个专业和11个公共课教研室“一对一”结对,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优势、引领作用,组成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混编式”项目团队。由单门课程的“单兵作战”转化为课程、专业的“集团作战”,思政教育的主体也由单个教师的“课堂授鱼”转化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的“协同育人”。

协同课内外与校内外实践

1.理实一体,形成多元化课内外联动体系

学院协同课内外教学资源,借助校训文化品牌“厚德讲坛”“明智红学堂”开设讲座和活动课程,增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实践体验性。依托国家示范职教集团,举办高规格的“产教融合”大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办学形式,提升课程教学的理实一体化程度,打造教学、实践、网络“三课堂”联动的育人体系,促进各类课程和实践活动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格局。

2.方法多样,构建多渠道校内外实践体系

除了借助课堂教学主渠道之外,学院把思想政治元素融进社会实践、实训实习、创新创业、劳动教育等系列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思想成长,使思政教育走入学生内心。思政课形成“校地融合、行思并举”的现场教学模式,以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参观学习等方式将理论学以致用,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专业课程顺应“产教融合”的育人导向,将思政课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打通使用,共同打造教学实践一体化育人平台,既能统筹教育资源,又可检验实践成效。

协同教学活动与行政管理

1.建立思政教学动态评估制度

一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课程思政作业、菜单式实践教学以及志愿活动的参与情况等维度进行评估;二是在学期初就课程思政的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在课程完成之后就相应的问题再进行调查,比较前后的差异;三是通过教育大数据来监测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将育人成效作为各专业课程教师讲授内容是否合理的依据。在成功申报的两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均有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合作的典例,现已基本构建了课程思政体系和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在全课程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

2.强化考核评价与激励约束

学院以破解协同育人中堵点难点问题为重点,以学生的成长发展指标反馈全课程育人的评价机制,实现“以评促建”、管理与激励并进的效果。一是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全课程育人机制建设上升到学校层面,将7个分院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并进行宣传、指导、反馈及奖惩等。二是构建内容齐全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矩阵,建立动态的思政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形成教学检查和教学督导的常态化机制。三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育人机制建设凸显多元主体参与、分类分层评价、激励导向功能等原则。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体,协同质量办公室,形成符合思政教学规律的考核机制、评价机制,明晰学校各部门和各层面人员一体化育人的具体职责,以考核奖惩为指挥棒,分层分类予以推动,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全课程育人的成效。(陈军强)

责任编辑: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953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7月21日 上午11:40
下一篇 2023年8月1日 下午4:34

相关推荐

  • 南通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打造沉浸式职业体验中心

    南通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要求,聚焦“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文化,多措并举整合非遗文化资源、高水平打造非遗师资团队、全方位提供非遗体验服务等途径,打造沉浸式职业体验中心,助力服务型职大建设,相继建成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江苏省职业教育彩锦绣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南通市示范性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为促进区域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贡献。

    2023年12月7日
    900
  • 中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三方共赢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刘基远即将毕业,但他已告别“求职焦虑”:上学期,他通过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的笔试、面试后,签下了校企合办的“订单班”,现在已在企业与学校的联合培养下开始熟悉未来岗位的工作。中国对更高素质、更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

    2021年5月8日 职教动态
    800
  • 世界技能大赛光电技术项目金牌获得者李小松——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李小松在实训室练习技术。李小松行走在校园里。李小松(中)和同学们交流。以上图片均为曾诚摄(人民视觉)初春时节,林荫道蓊蓊郁郁,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生李小松正在实训室里指导学弟学妹。实训室是李小松人生道路的转折点,从这里出发,他走向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奖台。00后李小松生于江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从小,他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拆东西,家里的玩具、手电筒、电视机等“无一幸免”。因为这,他没少挨“板子…

    2023年4月7日
    900
  • 不少职校生在就业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坐标系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10年间,职业教育累计为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6100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有70%以上来自职校毕业生。

    2024年4月11日
    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