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三方共赢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刘基远即将毕业,但他已告别“求职焦虑”:上学期,他通过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的笔试、面试后,签下了校企合办的“订单班”,现在已在企业与学校的联合培养下开始熟悉未来岗位的工作。中国对更高素质、更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刘基远即将毕业,但他已告别“求职焦虑”:上学期,他通过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的笔试、面试后,签下了校企合办的“订单班”,现在已在企业与学校的联合培养下开始熟悉未来岗位的工作。

中国对更高素质、更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中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三方共赢

4月15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供电专业的学生正在校内实训基地上学习调整接触网腕臂。 受访者供图

“订单班”是职业教育向对口产业输送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职业教育近年来呈现的“新气象”之一。

马上毕业的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学生王洁,就是学校以产业、企业为目标,加强“靶向”办学的受益者——早在大二下学期,她和另外36名同学经过选拔,进入了学校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钢筋翻样工程师班。

中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三方共赢

4月26日,在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学生在进行钢筋下料绑扎操作。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钢筋翻样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一环,事关建筑的结构安全和造价成本。钢筋翻样师拿到建筑施工图纸和结构图纸后,要详细绘制出钢筋的样式、规格、尺寸、所在位置的下料大样图,是作业班组进行下料、制作、安装的依据。

这个学院院长胡兴福介绍,钢筋翻样工程师班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双方共同开发课程教材,企业派专家到学校授课,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至今,已有6届“订单班”毕业生进入中建一局工作,他们从业3年后,平均月薪过万元。

中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三方共赢

4月15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李军大师工作室”学习钢轨探伤技术。受访者供图

刘基远所在的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内实训基地,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学生正在进行调整接触网授课,他们将通过一系列模拟操作练习巩固专业知识。在这个1:1还原真实轨道的实训基地,集国铁、高铁、地铁、城铁于一体,满足了车、机、工、电、辆、供6大工种的培训需求。

随着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职业院校协同行业骨干企业、地方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企业“量身定制”所需人才,学校以低成本实现教学改革、培养“双师型”教师,学生接触到先进设备、优秀技师,实现三方共赢。

同时,中国许多职业院校还通过创立“名师大师工作室”等鼓励、支持、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式,为千万职校学生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

中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三方共赢

4月27日,在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服装学院立体剪裁课上,老师为同学们示范。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在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服装工艺实训室,2019级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高定班50多名学生正在各自工位上制作男士西裤。学校特聘的服装大师谢宗体穿梭在学生中间,手把手给学生示范,“开袋裁剪要收一点,针脚一定要细腻与匀称……”

谢宗体开设的《高级定制男装制作实训》课,将“工匠艺人”的西装制作技艺悉数传授给学生。通过“大师+教授”的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试点。

22岁的袁杨朦西是高定班中有天赋又努力的学生,曾在国家级、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工艺比赛中获奖。不久前,袁杨朦西在学习之余,和朋友在成都创办了一家小小的工作室,主要定制轻奢小礼服。虽然刚起步、下单量不多,袁杨朦西却很快乐。

中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三方共赢

4月27日,在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服装学院实训楼内,学生们在人台上试衣。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做自己喜欢的事,觉得生活很充实。”戴着一条剪刀形状项链坠的袁杨朦西说,她的人生目标,是有一天能拿到被称为“裁缝界奥斯卡”的“金剪刀”大奖。

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有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在校生,年均向社会输送1000万毕业生。数据显示,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一条通往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之路的大门正在打开。

“职业院校术有专攻,能为相关行业提供大量高素质人才。我们相信,职业教育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陈彬说。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161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5月7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1年5月10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将职业素养理念全面纳入课程体系

    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在做事过程和实践训练中进行。就学校教育而言,未来我国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策略要转向实践,以行动为中心。要从价值观教育入手,强调个体创造性行动价值、与人合作共创性行动价值和分享劳动成果价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和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等形式为主,鼓励学生了解社会上的各种职业,做好依据天赋和兴趣爱好选择未来职业的准备。分层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要在普通教育课程体系中全面纳入…

    2021年11月30日
    1000
  •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贡献、内涵特征和发展路径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新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对高质量发展底层逻辑进行深邃思考而创造性提出的概念。去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

    2024年7月17日
    700
  •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双高”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年,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双高”建设,积极落实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要求,5年来,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年11月2日
    800
  • 人社部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人社部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表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909万人,在国内外环境和疫情变化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促进就业任务更为艰巨。《通知》要求各地人社部门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通知》提出多项措施,包括拓展企业就业主渠道、引导扶持创业创新、强化精准招聘服务、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加快跟进实名服务、积极拓展就业见习、…

    2021年3月24日
    600
  • 徐青森:没有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也就不会有高等教育强国

    12月21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学术年会在北京开幕。两院院士、教育部部门、职业院校、企业等近千名代表共聚一堂,围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责任与使命”主题,回顾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共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提到,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他说,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2019年12月24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