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对接融媒发展 赋能产业升级 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传媒业态发生了巨大变革。作为主要培养传媒行业人才的高校,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聚焦产教融通、供需融通、校企融通,实现专业体系与融媒发展匹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符合,建设“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技能型高水平传媒高职院校。学校是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单位,教育部全国广电与网络视听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会员单位、全国传媒职业技术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融媒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副理事长成员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传媒业态发生了巨大变革。作为主要培养传媒行业人才的高校,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聚焦产教融通、供需融通、校企融通,实现专业体系与融媒发展匹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符合,建设“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技能型高水平传媒高职院校。学校是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单位,教育部全国广电与网络视听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会员单位、全国传媒职业技术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融媒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副理事长成员单位。

对接融媒发展,走特色化精品化传媒办学道路

学校自2018年率先开展专业结构调整的探索,紧密对接融媒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挖掘学校在传媒职教领域多年深耕的资源优势,明确“传媒+艺术”为主的专业发展思路,撤并淘汰9个老旧专业,加强传统优势专业的内涵提升改造,陆续新增融媒体技术与运营等5个紧密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专业,同时将原本分布在七个部门的专业按照“重点突出、结构优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思路,以群建院成立新闻传播、播音主持与影视等五个二级学院,形成了学校—学院—专业教研室等3个层级的布局框架,着力打造新闻传播专业群、播音主持专业群等优势专业(群)。现有新闻采编与制作、播音主持、影视编导、摄影摄像、影视表演等26个在招专业,专业设置与融媒行业匹配度达65%,与服务十大新兴产业匹配度高达95.8%,形成高度对接产业发展、强调人才培养质量,以融媒特色树旗帜、以精品专业立王牌的特色化精品化传媒办学格局。其中播音主持为国家骨干专业,有省级特色(示范)专业10个,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4个,制定了《传播与策划》《录音技术与艺术》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电视新闻播音》获批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网络新闻编辑》等20门课程被列入省级精品课程。2020年起与安徽艺术学院联合开展新闻采编、艺术设计等专业专升本本科教育,联合培养工作在安徽省教育厅的审核中取得A等次。在2023年金苹果全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名中,学校在广播影视类学校中全国排名第二,新闻采编与制作、传播与策划、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录音技术与艺术专业均名列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榜首。

创新“前堂后台”,培养融媒行业高技能型人才

学校着力培养融媒时代“德技并重、知行合一”的高技能型人才。针对生源类型差异化、融媒产业人才需求高精专的新变化,扩展、深化学校一贯以之的“前堂后台”人才培养模式(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以三教改革拓宽“前堂”的广度,以产教融合挖掘“后台”的深度。前堂,即课堂,指理论教学;后台,不再局限于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囊括运用新技术新应用的融媒体平台、智媒体平台等,作为学生的实践平台。“前堂后台”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零距离”结合为原则,以教师与学生“双重角色”交叉互换为手段,构建模拟加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运行模式,培养融媒行业高技能型人才。经安徽省教育厅推荐,中国教育电视台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国在行动中”报道学校“前堂后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合肥晚报、合肥电视台、安徽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也多次报道学校办学成效。

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程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通过顶层设计,以合作共赢为目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聚力人才培养、品牌推广等校企合作交汇点,对接校企双侧需求,驱动产与教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资源对接等核心要素方面相互转化、互为支撑,有效地推进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学校与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安徽网商协会、喜马拉雅音视频网站等10余家企业开展了“引企入校”等多形式的校企合作。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广艺全媒体中心”“数字文创产业学院”等产教共同体。通过“共建、共享、共通”使行业新发展、新技术及时融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为“前堂后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大幅提升了师生的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2023年学生获得省级技能大赛特等奖12项,一等奖30余项,国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学校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短视频制作与运营”赛项省级选拔赛,并在全国大赛中获三等奖。2023年4088名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第十届“挑战杯·华安证券”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学校近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参加杭州亚运会、央视栏目、园博会等重大节目的录制广受认可。自办学以来,学校为安徽乃至华东地区传媒行业输送各类各级人才3万多名,全省广电行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有40%左右都毕业于我校,马滢、吴薇、刘扬波、武伟,影视明星大左等大批名主持、名记者、名编辑都是从安广走向了媒体。

 作者:徐振轩 张玉香 李燕 江兴松 吕艳 张伟伟

(责编:陈晨 杨柳)

责任编辑: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2080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13日 上午9:08
下一篇 2023年12月13日 上午10:28

相关推荐

  •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实施助力学生成长工程

    今年10月国庆节期间,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襄阳汽车职院)学子朱伟原计划5天爬遍五岳,没想到第一天就因救人错过了火车。他主动退掉12张火车票,提前结束“五岳之旅”。直到学校收到被救者家属送来的锦旗,朱伟挺身救人的事迹才被大家知晓,且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共青团中央官微、教育部官微等各级各类媒体予以报道,感动了全国网友。

    2024年11月21日
    800
  • 辽宁农业职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聚焦乡村人才振兴,创新乡土人才队伍理念,提出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农民作为乡土人才队伍进行分层分类、育训结合系统培养,打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带得动”的乡土人才。该模式形成的成果荣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近5年毕业生总数1.86万人,留辽就业、创业总人数占比85.6%;2022年年终就业率97.83%、省内就业比例88.63%。毕业生广泛分布在辽宁省乡镇的农业生产一线,在美丽乡村建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规

    2024年1月2日
    800
  • 全国人工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职教集团)成立大会举办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指导,百度(中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东营职业学院牵头,联合相关企业、行业协会、本科高校、职业院校、技师技工院校、科研院所等组成的全国人工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职教集团)成立大会在山东东营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郝志强,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院校发展处主任王宁,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刚,东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永,东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杜振波…

    2023年8月17日
    700
  • 浙江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金华专场招聘会暨学校“三结合”招聘会在金职院成功举办

    据了解,“三结合”系列招聘活动作为金职院传统就业品牌,自2006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18届。接下来,学校将继续以“三结合”品牌活动为抓手,持续推进校园招聘市场建设拓宽合作平台,强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商科的技术技能融合交叉,对接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加快专业数字化转型,聚焦双碳目标、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等推动专业绿色化改造,完善全领域、全过程就业创业工作体系,提升学生就业和终身发展竞争力。

    2023年11月20日 院校动态
    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