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学习正成新风尚——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近年来,全国各地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企业、从学校到社会,掀起全民终身学习热潮。学习规模从小到大,学习资源由少到多,“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场景越来越丰富,学习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职场年轻人掀起“夜校热”;老年大学课程“秒光”,“银发族”爱上校园生活……这些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当下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习型社会的生动注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近年来,全国各地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企业、从学校到社会,掀起全民终身学习热潮。学习规模从小到大,学习资源由少到多,“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场景越来越丰富,学习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学习型城市网络初步形成,终身学习成为城市新风尚

今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中国南京、苏州两座城市加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表彰这两座城市为助力居民实现终身学习所做的努力。至此,我国已有12个城市加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

2023年8月,教育部印发《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全面启动新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目前,已有80个城市加入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已初步形成。

建设学习型城市,需整合多方资源、协同多个部门。记者注意到,不少城市都探索建立了学习型城市建设协同推进机制。

苏州市出台《苏州市终身学习促进条例》,成立苏州市终身学习促进委员会,统筹社会各界协同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保障人、财、物持续稳定投入;成都市颁布实施《成都市社区教育促进条例》,建立学习型城市建设与社区教育联席会议机制;西安市将学习型城市建设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西安市建设学习型城市规划纲要》。

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下,学习型城市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学习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在上海,构建起包含居村委在内的四级终身教育机构网络,配备了5万多名专兼职教师和助学志愿者,每年有350万市民在家门口学习各类课程;在杭州,建设“杭学通”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开发线上学习应用场景,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式;在南京,遍布全市的600多家社会阅读组织,以及各类免费开放的科技馆、博物馆、民俗馆等,让全民终身学习成为随处可见的城市新风景。

学习型社区蓬勃发展,“家门口大学”越来越精彩

“我最感兴趣的是老年智能技术培训课,上课时,老师和志愿者手把手地教。”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桃花坞社区居民王洪生告诉记者,退休后他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已经能够熟练使用手机缴费、就医、出行。

目前,全国设有1.68万余个街道(乡镇)社区学校、36.4万个社区(村)学习点,全国学习型社区蓬勃发展,各地开放大学以数字赋能社区教育创新,让“家门口的大学”越来越精彩。

学习型社区覆盖全龄人群——在浙江省长兴县龙山街道齐北社区,少儿“四点半课堂”、市民“乐学课堂”、老年“常青课堂”等三大全龄“幸福学堂”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教育公共服务。

学习型社区从城市拓展到乡村——在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兴农讲堂”的“素质+技能+学历”三提升项目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仁和大讲堂”进村(居)活动围绕“农民市民化”,设置党风党建、普法课堂、中医养生、传统手工等18个板块近百门课程。

学习型社区向数字化升级——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升平社区,依托“顺德终身学习平台”,开放共享“顺德烹调技艺”等7300余个数字化资源。

……

为有效提升优质学习资源供给能力和办学水平,为居民提供智能灵活、普惠共享、公平可及的终身学习支持服务,日前,教育部推介了100项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典型案例和300门社区教育品牌课程。

“百姓学习之星”做榜样,终身学习氛围浓

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浓厚氛围和有利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终身学习的行列,不断突破自我、超越平凡,抵达了人生的新高度。

从一名高中毕业的砌筑工,到以全国首届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党的二十大代表身份,三次进入人民大会堂,江苏广兴集团首席技师、总工程师沈春雷从业43年,一直坚持“学中干、干中学”。30年前,在做建筑小工时,他买来《建筑力学》学习,20年前,他又凑钱买了电脑,自学CAD制图。通过多年不断努力学习,他取得本科文凭,并获得一级建造师、正高级工程师等技术技能职称。

“活到老学到老是我坚守的人生信条。”沈春雷说。他先后被多所高校聘为兼职教授、专家导师,用自己终身学习的人生经历影响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

一把剪刀妙手生花,一腔赤诚传承非遗。南宁剪纸非遗传承人钟昀睿也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和受益人。在工作之余,她潜心研究剪纸,到处寻找学习剪纸的机会。经过十多年的专注学习,她终于有了一批代表作品,成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

如今,钟昀睿又将剪纸艺术带到大中小学、老年大学、社区乡村,还录制视频放到社交媒体上让更多剪纸爱好者快速掌握剪纸技巧。“回首来时路,是终身学习让我不断更新自己,成就了我的剪纸人生。”钟昀睿说。

2024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开幕式4月26日将在沈阳举行。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采取“一省一周”的方式贯穿全年。可以想见,当全民终身学习周融入日常生活,14多亿人口的终身学习,将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磅礴力量。

作者:欧媚 吕美萱

责任编辑:赵国栋 杨柳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2340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6日 下午1:19
下一篇 2024年5月6日 上午9:25

相关推荐

  • 长沙民政职院依托专业和平台优势—— 创新“育训并重”新路径

    开展职业培训是适应产业和社会持续发展需要,把我国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重要路径,也是职业教育体现类型教育特征,增强适应性的需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指出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此,笔者所在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主动落实法定职责,服务新发展格局,依托专业优势和平台优势,推动主赛道提升、新赛道扩容、教学端发力,以高质量育训人才助力民政民生事业有效提速以及区域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2023年10月11日
    700
  • 产教融合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准备高质量人才队伍

    按照方案要求,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试点城市的突破和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健全完善,各类资金渠道对职业教育投入稳步提升,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2023年7月5日
    700
  • 枣庄职业学院:深耕内涵提质培优 推进职教高质量发展

    枣庄职业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教育理念,引导广大师生重新定位心目中的职业教育,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扩大学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积极完善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枣职”路径。

    2023年7月21日
    700
  • 高职数学教学“质”在课堂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师生开展或参与教学实践的活动场所,更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三教”改革在人才培养上的落脚点。如何在高职数学课程中响应“课堂革命”号召,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2024年7月2日
    800
  • 2023年1+X媒体融合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国师资培训圆满结束

    下一步,北京中教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聚焦全媒体职业技能体系建设,通过参与1+X证书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培养、专业共建等方式,将证书考核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贯彻落实“书证融通”,培养具有全媒体渠道运营实施及推广能力的全媒体人才,更进一步推动专业内涵建设、探索职教改革新路径。

    2023年7月24日 职教要闻
    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