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专融合: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利器”

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如果过分强

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如果过分强调专门化教育、对通识教育相对重视不够,将导致学生知识视野狭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卓越工匠培养目标的达成。破解这些问题,我们势必要理性回答事关高职改革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通识教育能为高职教育带来什么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借鉴苏联专才教育模式,也承袭了近代以来部门办学的历史传统。我国高职教育的主力军,主要是二十世纪80年代成立的职业大学、成人高校、专科学校以及后期的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等。专门化教育的特点重在发展专门学院,培养专门化人才,一定时期内解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专门化人才的需要,如果忽视通识教育,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人才培养方向狭窄等问题。通识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素养和未来发展,较好地弥合了专门化教育短板。

19世纪初,通识教育的构想被提出,培养完全人格成为当时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20世纪,通识教育已在欧美大学广泛推行。我国普通高校的通识教育经过近30年的探索,很好地弥合了专门化教育引发的诸多问题。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推动“制器”向“育人”理念转变,为学生提供模块化可选择的通识教育,将成为高职院校特别是本科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策略。

高职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满足人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成长需求是教育的第一属性。成为一个非异化的、完整的人是人的内在需要,教育就是要帮助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专门化教育培养的是会“做事”的专才,而通识教育更多强调全面发展,培养的是会“做人”的通才。我国高职教育需要通专融合,培养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职教育要紧贴产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力、人才和技能支撑。在专业教育中融入通识教育,再结合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是培养卓越工匠的时代需要。

区别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有其独特的产业属性、跨界特征。职业教育离开了产业就会成为无本之木,而当今各国产业植根于多元文化的全球性产业生态,跨文化理解与认同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教育要在保证完成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任务基础上,培养当前产业急需的具有跨文化理解力、融文化创新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如何推进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

通专融合就要从课程体系的设计融合、内容融合、阶段融合这三步协同发力,从根本上实现改革的突破。

满足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教育需求,按照通专融合的设计思路重构高职课程体系。以岗位导向为专业课开发的逻辑起点,形成专业必修的基础平台课程及可供选择的专业拓展模块课程;以培养独立人格和公民品质为目标,将国家规定的基础课设置为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课程设置为通识拓展模块课程,供学生跨专业、跨学院选择,从而构建出“平台+模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实施上,可以探索在课程实施上实现融合,在不同学期、年级阶段同步开展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以保证知识的累积性、能力的延续性,从而真正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卓越匠心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沈雕系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识教育与国际学院院长、教授)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2848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20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1年12月28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研究型”是建设高水平高职的突破口

    2018年年初,教育部提出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其目标是建成一批高水平高职院校。然而,目前在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处于比较迷惘的状态下,如果没有明

    2019年1月14日
    600
  • 【精品课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要点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2024年12月10日 理论研究
    1500
  • 【课程思政】“懂信实融”理念引领,课程思政强根铸魂

    学院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区域发展需求,坚持“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并重,培养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商科类人才” 的办学特色,践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实施五育并举,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聚焦课堂“主阵地”,推动课程思政“主渠道”通达畅行,形成以“懂信实融”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法。 一、“懂信实融”理念引领,构筑课程思政内涵要义 在校党委的…

    2024年12月1日
    1800
  • 【优秀案例】以“五个转变”推动课堂革命 打造“六有”课堂

    一、案例背景课堂革命是教育部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具体举措,是高职院校的使命。邮政通信管理专业群按照,持续推进课堂革命。教学理念上,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教学内容上,从“理论”向“实践”转变;教学设计上,从“无趣”向“有趣”转变;教学组织上,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教学评价上,从“教学评价…

    2025年1月7日 理论研究
    600
  • 产业升级呼唤新型技能人才培养(姚寿广)

    ●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关键因素已不再是资金和土地,而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源,依赖于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劳动者素质。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既是对产业转型升级的

    2010年3月23日
    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