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近年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四方结合、三段递进、十线并行”“三全育人”模式,学校、企业、家庭和社会三个育人主体形成合力,按三个学年段建立分段递进、贯穿式育人链条,统筹设计“十线并进”育人空间布局,实现人人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目标,并打造成为学校育人品牌,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一、实施背景
21世纪初期,学校重技能轻德育、重管理轻育人、重说教轻活动、重学校教育轻社会实践,德育方法单一,形式单调,导致中职学生自卑心理严重、逆反心理强烈、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特征明显,学生在岗位适应能力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此,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打造“恭之德行、敏之专技”校园核心文化,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创新“三段十线四结合”育人模式,使育人工作更有温度、人才培养更有厚度、立德树人更有成效,培养出有信念、有担当、有才干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主要做法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四方结合、三段递进、十线并行”育人模式(如图)。“四方结合”是指充利用学校、企业、家庭和社会四个育人主体人群,激发全员育人内生动力。“三段递进”是按年级分成三个阶段,各确定一个主题,分段递进,建立可持续、贯穿式育人链条。“十线并行”是指统筹谋划设计,构建育人内容十条线,实现育人各项工作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
(一)构建“四方结合”育人主体机制,实现人人育人目标
在校内,以党建为引领,在党委的领导下,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德育工作网络,厘清党团骨干教师、专任教师、思政队伍人员、学生干部、后勤服务人员等人群育人职责,各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建立“首遇责任制”“导师制”“值周制”“蹲班制”“一岗双责制“等,激发学校全员育人内生动力,形成领导干部带起来、思政队伍强起来、专业教师能起来、管理服务人员动起来的良好局面。在企业,依托“现代学徒制”“产教联盟”“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等平台,与企业签订育人目标,技能传授和思想教育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社会育人主体中,利用好社区干部、法制副校长、驻校民警、卫生副校长等关键少数,开展好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卫生防疫教育、社区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与此同时,构建家校育人机制,每年召开一次家长会,开展一次家访活动、家长进校园活动,建立家校联系平台,激发家长参与育人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
(二)构建“三段递进”育人时间线,实现时时育人目标
根据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特点,统筹规划育人目标和实施阶段,建立分步骤、可持续育人链条,将品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高一阶段,确立的主题为“爱学校,认同职业教育,做合格的中职学生”,开展校规校纪教育、职业认同教育、社团兴趣活动、班级常规劳动教育、安全教育、校风学风教育、团课,宣讲国家资助政策,营造温馨集体文化,让学生能融入学校集体中,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高二阶段,确立的主题为“爱祖国,认同国家文化,成为合格的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组织学生上党课,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积极规划职业生涯,帮助学生建立家国情怀,并逐渐融入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高三阶段,确立的主题为“爱职业,认同职业价值,成为合格的职场人”。通过现代学徒制、中高职贯通、创新创业、生产性实训四种实践方式,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教师与师傅、教室与车间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五个对接”,帮助学生逐渐融入到企业,认同企业文化和职业价值,成为一名合格的职场人。
(三)构建“十线并行”育人空间格局,实现事事育人目标
学校对育人载体进行梳理,确定了十条育人线,即课程思政线、常规管理线、主题教育线、社团活动线、扶困资助线、党建团建线、劳动教育线、文化涵养线、心理辅导线、职业认知线,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打好“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三种模式“组合拳”,实现育人于无形之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足思政课,充分发掘其他课程中隐性思政教育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的政治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品行的统一。常规管理突出“细”“严”“实”,推行“值周教师负责制”,做到日常管理无漏洞,无缝隙,建立“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严格考核。分年级每月确定一个活动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练才干。建立了认定、资助、教育一体化资助济困工作机制,让学生在资助中纾解困难、接受教育。组建专业技能、文化艺术、社会实践、体育竞技、心理健康等57个社团,培育兴趣活动。构建班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职业劳动“三位一体”劳动教育格局,并在校内外打造了3个劳动基地。打造了“红绿蓝金”四色育人文化,“4×1”活动传承“红色”文化、“1+N”措施拓展“绿色”文化、“3+1”平台根植“蓝色”文化、“2+3”载体造就“金色”文化。学校建立有心理咨询室,并把心理教育课程入课表,个别辅导和集体心理干预相结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每年举办校园淘宝节、技能节、创新创业大赛、职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认同感。
三、成果成效
(一)学校育人品牌效应强
近三年,学校先后受到省、市、县各级各类表彰奖励近50项,2019年12月学校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会评为“四川省文明校园”,2019年学校团委被共青团省委授于“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2019年学校被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改革领导小组被评四川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先进集体。学校作为市内中职的典型代表,多次在省内外作经验交流。订单班“三门-苍溪机电班”办学经验在全国推进川甘青交界地区教育发展调研座谈会上和全省东西部扶贫协作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经验发言省级6次、市级10余次;产教融合工作得到了副省长杨兴平的肯定性批示;承担市级中职专业建设、产教联盟研讨等会议5次,承担县市教育教学能力比赛现场6次。省市级媒体报道76次,其中《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和四川电视台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30余次。
学校拍摄的快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先后在学习强国四川平台、四川青年公众号等平台展出。2022年学校建成省“双示范学校”,并成功入选全省“三名”工程项目五星建设学校。
(二)学生成才典型多
近三年,受到团省委、市教育局、县教科局表扬的先进班集体42个;被评为全国第三届“最美职校生”1人、“四川省最美中职学生”1人、“广元市新时代好青年”1人。连续3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均超过50人,领跑广元市,跃居全省前列。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等级奖18项100余人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85%以上、就业满意度98%以上;每年有30余人获四川省艺术人才大赛奖励、20余人获市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
四、经验总结
(一)党建引领,思想铸魂
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带德育,以教风促学风,发挥党组织的把舵作用,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守规矩、守公德、爱祖国、爱职业”。
(二)顶层设计,健全机制
“三全”育人是系统工程,要从目标、路径、方法等方面统筹安排,建立“党委、行政—处室—专业部—班级—学生”五级德育管理体系,完善各项制度,做到各环节人员无懈怠,各项内容无遗漏,各时间段无空档,各区域无死角。
(三)精准施策,注重实效
要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突出课程育人主阵地,活动育人要生动活泼,文化育人要潜移默化。
(四)协同共育,形成全力
学校育人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要建立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司其责,构建全员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五、推广应用
本模式先后在全县4所高中、10所初中学校推广,学校先后2次在市级会议上作经验交流,4次在全县交流,2018年,全县德育场会在我校召开。近三年,先后有省内外12所学校来校学习考察“三全育人”工作。
本案例适用于所有中职学校,应用时要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关机制,配齐德育管理队伍。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分享优秀教学成果,传播教育教学经验,供大家参考学习借鉴】
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需要“教学成果奖申报”“教研项目申报”“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创新大赛”等方面的交流、指导、辅导的单位或老师,可以私信我~~~】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53921.html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