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
-
发挥教育数字化公共支撑作用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党委书记、主任 李建聪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信息中心党委第一时间、第一议题组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按照教育数字化公共服务机构的定位,围绕“数字政府建设、教育管理决策支持、教育网络安全保障”三大工作主线,研究如何更好地支撑、服务、保障教育强国建设重大任务。今后几年,信息中心将立足现有工作基础,按照“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3I要求,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应用,服…
-
规模质量协同发展,发挥好高教龙头作用
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系统工程的龙头和重要支点。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对标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深刻理解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为重要。扩大教育规模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扎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12年到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0%提高至60.2%,年均增长率达5.7…
-
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引领作用
内容提要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建设教育强…
-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发挥高校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明确提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求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统筹“两个大局”的高度,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为加快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
-
注重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青年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当前,在科技日新月异、创新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正成长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新质生产力代表着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力跃迁,引导青年创新、发挥青年作用则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着力点。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科工”)党委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深化新时代新征程中央企业…
-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对进一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强调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对建设科技强国进行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
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主阵地、主力军作用
7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表示,总的看,国资央企已经初步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性思路、体系化布局,各方面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也在抓紧完善。下一步,国资委将以打造“三个高地”为抓手,集中优势资源力量,推动中央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主阵地、主力军作用。第一,着力打造“创新高地”,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动力。以国家战略需求、科技发展…
-
教育家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入职教师资培育的内在逻辑、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教育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文化价值和精神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不仅是教学质量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关乎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和职业观的塑造。教育家精神侧重于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以及对学生的全面关爱,而工匠精神突出了精湛技艺、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对质量的极致追求。这两种精神的融合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塑造了独特的文化和精神气质,从而益于在学生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现实中如何有…
-
发挥职业教育作用 锻造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新型产业工人队伍
观 点产业工人队伍素质的整体跃升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职业教育要聚焦新质生产力对劳动力的新要求,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也是…
-
积极发挥卓越工程师在强国复兴伟业中的重要作用
日前,“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大会授予81名个人“国家卓越工程师”和50个团队“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长期以来,卓越工程师致力于技术创新,以重大工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