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哪些重要教育政策信号?

3月12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发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哪些重要教育政策信号,又有哪些变化和亮点?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认真研读。对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的重视达到新高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与教育、科技、人才有关的内容总体统合、分段论述,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如何有力推进,内容数量多、篇幅大,呈现不少新特点。从内容安排上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各方面工作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要求,一一落实到…

3月12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发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哪些重要教育政策信号,又有哪些变化和亮点?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认真研读。

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的重视达到新高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与教育、科技、人才有关的内容总体统合、分段论述,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如何有力推进,内容数量多、篇幅大,呈现不少新特点。

从内容安排上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各方面工作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要求,一一落实到位,尤其是第一次将教育、科技、人才问题统合为一体论述,很好地体现出党的二十大之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一体化布局、统筹推进。

李强总理在部署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将原来放在社会事业发展部分的教育相关论述,提前到今年工作最主要部分经济建设“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之后,作为“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进行部署,进一步凸显科教兴国战略尤其是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更加重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了更加全面、更加具体的安排,体现出对教育、科技、人才“基础支撑”的战略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将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带来更多机遇,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保障。

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

今年政府工作任务第一项就明确“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最早由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在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1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被重点提及。新质生产力不同于传统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和电子信息等领域。它强调将创新驱动作为生产力关键要素,是以实现自立自强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龙头的生产力跃升。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教育系统在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既需要牵引源头创新的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拔尖人才,也需要服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既需要科学家,也需要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更需要一大批全面发展的、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在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关键所在。只有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综合改革,才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真正充分发挥好教育、科技、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有利于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就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质量决定兴衰,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高质量发展是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它关注育人质量本身,体现了体系目标应有的特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构建教育新格局的重要主题,这一教育工作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理念的深化和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更高追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数字教育、教师教育和“双减”等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引领性。

这些重要部署提醒我们,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夯实基础教育基点,通过在基础教育中推进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掌握科学方法,更好激发中小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加强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构建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机制和培养体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将科技发展趋势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优化设置学科专业,更好地深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和推进人才评价机制的优化,不断激发人才发展创新的潜质。

报告对数字化教育作了特别强调,要求“大力发展数字教育”,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内容。数字教育属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提供更加优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教育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化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数字化发展与转型正深刻改变全球社会,面对这一重大挑战和历史机遇,我国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数字教育是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的教育。中国拥有丰富的科技与应用场景、海量的教育数据资源和终身学习的强大需求,我们要扩大优质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变革创新,将中国数字教育打造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实践平台,为世界数字教育发展和变革提供有效选择。

报告还提出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是我国针对教育事业发展所作的长期规划和战略纲领,是教育事业建设的有效保障。2018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我国到2035年迈入教育强国行列作出规划部署。随着教育强国建设的推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前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在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教育部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编制,成立教育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系统谋划设计教育强国建设的施工图和时间表。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把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作为工作主线。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将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稳步推进我国教育强国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279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13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4年3月15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打造一支新型劳动者队伍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我们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加强技术研发、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尊重劳动者…

    2024年3月13日
    800
  • 做好职业启蒙教育 让“技能意识”在孩子心中生根

    【关注大国工匠培养】成长为大国工匠该从何起步?“从做好职业启蒙教育开始。”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长期从事职业启蒙教育研究,在他看来,职业启蒙并非一定要教会孩子哪项具体技能,而是要在他们心中种下“职业规划”与“技能意识”的种子。进一步做好职业启蒙教育,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与支持?记者对此展开了采访。“左手握紧油菜秆,右手拿镰刀勾住菜秆根部,轻割、轻放……”在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实验农场,来自…

    2024年11月26日
    800
  • 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大不同

    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7月25日在江苏常州成立,这是教育部支持建设的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为何选择在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建设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新组建的共同体与以前的职教集团等产教融合形式相比有哪些不同?共同体的成立实现了哪些突破?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一体两翼”全面铺开“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一体两翼’总体布局的…

    2023年7月26日
    900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让教师成为“大先生”

    清华大学校长 李路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天然结合点,要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倾心教书育人、潜心学术研究,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

    2024年7月17日
    700
  •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推动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评价指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评价指南》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1.请问《评价指南》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2022年1月11日
    1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