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答好时代课题 勇担教育强国使命——各地干部师生持续热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报7月21日综合消息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连日来,各地干部师生持续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7月21日综合消息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连日来,各地干部师生持续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要把全会精神学深学透、落地见效,将之化为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深化首都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首都教育系统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五育’并举夯实新质人才成长的坚实基础,高位统筹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说。

“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规划和系统部署,擘画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黑龙江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延良表示,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职业教育提质扩能、高等教育新质转型“三质体系”,奋力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

在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石红梅看来,全会强调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

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用好‘改革’这一重要法宝,以山西省‘高等教育百亿工程’为牵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山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骏说。

党的二十大代表、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路丙辉对“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句话感受颇深。“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既要做全会精神的践行者,又要做全会精神的传播者,努力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应有贡献。”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近年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高等教育战线的一名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对此深有共鸣。金力表示,复旦大学将加快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贯通联动格局,进一步发挥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策源地与人才培养主阵地的功能作用,加快形成科学智能驱动下的科研新范式,聚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

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项目首席科学家、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姚尧表示,在以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学校将采取更多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推动科研能力提升、搭建互通交流平台、驱动地方经济发展,着力解决高层次人才供给规模和质量不足的痛点,为实现更多“从0到1”的源头创新筑牢基础和保障。

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必然要求。下一步,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把促进公平融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推动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

对公报提到的“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广西柳州市教育局局长潘旭阳深有感触。潘旭阳表示,柳州教育系统将以构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以教育共同体建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以“名师惠柳”行动筑牢教师队伍建设基石,以“初中强校工程”扎实推进新优质学校建设。

河南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瑞表示,学校将加快“科技+学术”型一流中学建设,积极发挥示范、辐射效应,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将学校的优质资源越来越多地送到群众家门口,为中原大地培养更多投身强国建设的拔尖创新人才。

作为一名中学思政课教师,“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政治教师高保卫感受到了党的教育事业在新时代焕发出的勃勃生机。“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使命,要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采写:本报记者 施剑松 曹曦 苏峰 任朝霞 冯丽 方梦宇 周仕敏 张利军 孙军 统稿:本报记者 王阳)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383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7月21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4年7月23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教育部回应今年高考是否推迟 研究生复试是否延期

    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等有关工作情况。在回答今年高考是否会推迟这一问题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当前距离高考还有将近4个月,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及时评估疫情对组织考试可能产生的影响,审慎研究制定今年高考的具体实施方案,相关工作安排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此外,王辉还表示,近日教育部已经印发通知,明确原定近期举行的自划线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录取工作,…

    2020年2月12日
    800
  • 职教发展 技能竞赛“必不可少”

    对于技能竞赛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用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孙善学的话来说,前者对后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职业教育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技能的展示、切磋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孙善学斩钉截铁地又强调了一句,“它不是说可有可无,它是必不可少。”在4月8日至10日于重庆举办的第58·59届高等教育博览会系列论坛上,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重要议题。围绕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相关领域的嘉宾纷…

    2023年4月24日
    900
  • 职教中国 | 定了!新时代的职教教材选哪些?

    本期简介国家近些年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特色专业不断涌现,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增长。当我们在不断谈及“产教融合”“三教改革”的时候,教材作为职业教育育人育才的前沿关口,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2月13日,《职教中国》播出第七集《把好教材关口 打造优质职教》,权威声音为您硬核解读。本期嘉宾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 王扬南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 杨宜…

    2021年2月22日
    700
  • 打造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特色决定生命力。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对于激发职业学校发展动力、增强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吸引力至关重要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确保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当前,我国拥有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在校生,已建成世…

    2021年11月2日
    800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冬季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教体艺厅函〔2023〕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据卫健、疾控部门研判,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流行,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今冬明春可能面临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给学校做好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带来较大挑战。为贯彻落实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

    2023年12月5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