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11日,以“数智赋能未来 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第十五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在京举办。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等出席活动并致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游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孙芙蓉,中山大学校长、中…

11日,以“数智赋能未来 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第十五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等出席活动并致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游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孙芙蓉,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作主旨演讲。全国各地知名高校代表、中小学书记校长代表,以及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围绕教育政策改革、教育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创新策略,以及新形势下教育未来方向等热点议题,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共同为教育强国建设献计献策。

俞伟跃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为题进行主旨演讲。

“对教师队伍建设而言,2024年是极为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多项新进展:党中央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新部署;弘扬教育家精神形成新局面;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新突破;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实现新升级;教师队伍管理改革得到新深化;教师地位待遇实现新提升。”俞伟跃用六个“新”概括了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显著进展。

“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教师队伍面临新形势、担负新使命。”俞伟跃认为,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如下新形势:

教育的“三大属性”对教师队伍发展定位提出新要求。“要把握好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认识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深刻认识教师队伍是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力量,关系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的基本问题;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关键问题,所以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对教师能力素质提出新要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教师综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还需持续提升。”

人口变化新形势对教师资源配置提出新要求。“教师队伍要着力破解结构性、区域性、阶段性短缺的难题。”

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教师治理体系提出新要求。“教师培养层次还需要提升,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还需要优化,教师研学体系还需要健全,教师入职门槛还需要提高,教师管理评价改革还需要强化,教师地位待遇还需要进一步保障,让更多乐教、适教、爱教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对教师应对技术变革提出新要求。“要主动拥抱新技术、运用新技术,不断提高人机交互能力、数字思维能力,并能抓住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新机遇。”

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对教师国际化提出新要求。“亟待搭建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加丰富的教师交流合作平台,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贡献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样板。”

围绕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俞伟跃表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将做好以下工作:

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上下功夫,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构建日常浸润、项目赋能、平台支撑的教师发展良好生态;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形成教育涵养常态化、日常监管规范化、考核评价科学化、违规惩处严格化的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良好局面。

在“教师教育质量提升”上下功夫,提高教师教育层次,健全高水平综合大学、师范院校等共同举办,高校、研训机构、中小学协同共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深化“国培计划”精准培训改革,实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实施“职业教育工匠之师培育行动”,提高“双师”素养;健全高校教师发展服务体系,加快打造高校一流教师队伍。

在“教师治理现代化”上下功夫,优化各级各类学校师生配比;提高教师准入门槛;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扩大“银龄计划”规模;加强紧缺薄弱学科教师补充;深化教师岗位、职称、评价改革,持续推进“破五唯”,激发教师活力。

在“教师权益保障”上下功夫,健全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加大教师工资待遇常态化监测;提高中小学教师教龄津贴标准,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落实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强乡村教师住房保障;持续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加大优秀教师选树表彰和宣传力度,社会公共服务“教师优先”。

在“技术赋能教师发展”上下功夫,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型教学的有效途径,升级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教师数字化治理水平。

在“高水平教师国际化”上下功夫,谋划成立全球教师发展学院,加强国际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加大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力度;积极参与教师国际标准制定。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639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6:48
下一篇 2024年12月13日 下午4:31

相关推荐

  • 市域产教联合体打破校企“联而不合”困局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市域产教联合体就已被重点列出。在实践层面,产教联合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系统的长期做法之一。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过程中,行业产业和职业院校将建立更有效的互动机制,利用产教联合体的政策优势,建设名副其实的产业学院。近日,北京市教委宣布拟立项建设10个左右具有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将支持在联合体内开展“中…

    2023年6月5日
    800
  • 王良诚:职业教育面对机遇与挑战 线上线下相结合迸发更大效能

    为了探讨当前在线教育的发展态势、发展瓶颈以及解决之道,助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应用,人民网近期线上举办“教育思享汇·在线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以“疫情下在线教育行业如何‘进化’与‘突围’”为主题,邀请行业学会会长、重量级专家、在线教育企业代表“云”端相聚,为在线教育未来发展建言献策。“疫情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给在线教育企业带来了比较大的发展机会,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它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竞争压力。…

    2020年8月5日
    800
  • 陕铁院教师张玉鹏受聘中国教育报特约通讯员

    9月21日至22日,《中国教育报》首批高校特约通讯员聘任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80多所高等院校的教育新闻宣传骨干参加了会议。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张玉鹏同志在会上正式受聘,担任《中国教育报》注册特约通讯员。

    2015年9月30日
    700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教学厅函〔202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省、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信息报送工作,对于及时研判就业形势、掌握就业创业工作进展、科学制定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信息报送流程、提升就业创业信息报送质量,现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建立就业信息员队伍。…

    2021年4月6日
    800
  • 2024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2月29日,教育部党组召开2024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工作暨纪检工作会议、警示教育会精神,总结2023年教育系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分析研判形势,部署安排2024年重点任务,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加快建…

    2024年3月1日
    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