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谈2024中国经济热词:新质生产力

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理解新质生产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刘 俏自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一年多来,新质生产力一词已深入人心,成为实至名归的“热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告诉我们,理解新质生产力,一个重要视角是…

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理解新质生产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刘 俏

自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一年多来,新质生产力一词已深入人心,成为实至名归的“热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告诉我们,理解新质生产力,一个重要视角是全要素生产率。这个术语虽然专业,但却是需要认识和掌握的,因为它是要素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总体效率,决定着经济内涵型发展程度和潜在增长率的高低。根据我们团队测算,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需要将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提升到2%左右,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所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更是检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来驱动,对应着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核心内容。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要素。比如,一些智能工厂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实现直接生产效率提升15%和间接生产效率提升10%。向科技创新要先进生产力,要求将经济发展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我们需要关注那些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被掣肘的传统行业和领域,包括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消费相关的诸多行业等。以农业为例,2023年我国农业增加值的GDP占比为7.1%,但农业就业人口占比却高达22.8%,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释放传统行业和领域的活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足是全球性挑战。例如,美国最近20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只有约0.7%,英国、法国、德国等工业化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也都陆续降到1%以内——普遍缺乏大产业、大规模生产场景是主要原因。2022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的GDP占比为10.7%,英国则只有8.4%。

相较于其他工业化国家,我国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方面有许多有利因素。首先,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的GDP占比约为27%,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为30%。我国不缺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所需的大规模生产场景、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应用场景。其次,我国拥有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生产率增长空间。与美国旨在提高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的“再工业化”不同,我国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的意涵是所有行业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和能源转型实现再次增长。以能源转型为例,预计我国实现碳中和需要的投资规模在百万亿元以上,这样的投资强度将带来通过产业和技术变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巨大空间。第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将形成一个庞大的制度红利空间,带来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巨大可能,进一步拉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677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31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5年1月6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完善教育制度体系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这是站在历史交汇点上的伟大宣示,这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长治久安的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教育系统广大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定制度自信,为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

    2019年11月7日
    800
  • 关于报送“改革开放40年中国职业教育成就展”有关材料的通知

    2018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将于5月6-12日举办。近期,教育部拟联合中宣部等8个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活动周通知。

    2018年3月20日
    600
  • 提升服务区域发展水平 构建融合两岸产教平台教育部福建省支持厦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启动大会举行

    4月6日,教育部、福建省支持厦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启动大会在厦门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力,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宁出席会议,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赵龙主持会议。陈宝生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江学院考察调研时充分肯定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经过长期努力,中国职业教育在世界职业教育的格局中特色更加鲜明,处于历史最好发展时期。进入新发展…

    2021年4月7日
    600
  • 助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教育、科技、人才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生产力诸要素之中,共同支撑引领着新质生产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高校作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关键汇聚点,正在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力…

    2024年6月25日
    600
  • 回职校“进修”也是一种自我重塑

    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重返职业(技师)院校“回炉”的新闻不时出现于各种媒体,每每引发热议。有网民借此诟病大学教育的质量,认为读职校才是能够让人生开挂的“灵丹妙药”。显然,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的狭隘认知。众所周知,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不同类型的教育,分别肩负着各自不同的使命和职责,不能因为大学生就业难而对大学教育妄自菲薄,也不能由于职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就恣意夸大职业教育的“功效”。毋…

    2024年9月10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