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
全国技术能手、云南锡业井下掘进组组长杨勇——磨炼技能 精准掘进
杨勇,井下采矿工,二级工人技师,现任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分公司竹叶山坑三工区井下掘进组组长。他将多年的经验总结成“一看二摸三听四泡”岩石特性判断工作法,组织研究“光面爆破技术在隧道掘进中的应用”。2022年,杨勇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先穿过千米长的幽深隧道,再乘坐竖井电梯下降至地下500米深的掘进平台,伴随着轰隆隆的施工声,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分公司竹叶山坑三工区井下掘进组组长杨勇(见图,…
-
加快打造科技型企业 推动建设科技强国
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重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总书记多次深入车间厂房、走近一线职工、开展基层座谈,深刻指出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我国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并在协同创新体系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创…
-
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科技创新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要求,产业创新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要求,二者的融合发展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发力点,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意义一是有助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
-
三步走!我国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出炉
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0月15日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明确了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目标,提出我国拟突破的“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太空格物”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规划描绘了至2027年、2028年至2035年、2036年至2050年三个阶段的科学任务规划,形成我国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路线图
-
中国大企业,当有大担当
大企业之大,不仅在规模,更在责任和担当。大企业居于产业链中心位置,是带动产业升级的引领性力量着眼长远,坚定信心,增强实力,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才能更好把握时代机遇,实现企业从大到强的跨越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是创新创业的主体,是整个经济充满生机活力和蓬勃发展的基础。特别是营收规模排名靠前的中国企业,是读懂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和信心底气的重要窗口。不久前,“2…
-
AI时代学什么、怎么教?联合国发布最新“能力框架”
人工智能(AI)正在迅速改变我们所处的世界,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为了帮助教育系统跟上步伐,本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最新推出两个能力框架,一个针对学生、一个针对教师。一、面向学生的人工智能能力框架该框架旨在指导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课程开发人员,为学生提供有效使用AI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以确保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中成为负责任和有创造力的公民。1.掌握4项核心能力·以人为本的思维学…
-
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取得积极进展
“两新”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用足用好各类支持政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9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情况。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稳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机器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骨架”。“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深入推进,各类设备更新需求越来越大。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加快实施设备更新行…
-
中国制造强筋壮骨由大向强
C919国产大飞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启商业运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投入使用……大国重器举世瞩目,中国制造步履铿锵。75年来,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9.9万亿元。中国制造总体规模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位,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与此同时,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中国制造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速升级,制造大国正大踏步…
-
以数字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离不开金融支持。近年来,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推动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调积极发展数字金融。以金融活水滋养新质生产力,需要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重要作用,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数字金融具有时空不受限…
-
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通束缚发展的堵点卡点,就要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健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