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发展工业互联网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既是体现…
-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 发展新质生产力,有赖于各类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和配置效率改进,也必然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资源,劳动者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决定生产力的能级。◆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跑赢“抢占科技制高点”这场世界变局争夺赛,必须把握战略主动,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发展…
-
促进我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关键领域,先进制造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能,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扬优势、补短板,抓当前、谋未来,坚定不移、久久为功,奋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我国自2010年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后,制造业增加值连续迈上新台阶。2…
-
AI遇上新质生产力 “1+1”如何大于“2”
11月20日,浙江省桐乡市乌镇,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一名参观者穿戴VR设备沉浸式体验超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运行场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拍摄“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1+1”如何大于“2”?持续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互融互促”——这是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给出的答案。围绕“人工智能”,乌镇峰会举办了多场论坛,从AI(人工智能)负责任开发与应用,到相关技…
-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我们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科学指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这离不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
-
获重要进展!祝贺我国科学家
中国科学家用量子搜寻暗物质获重要进展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彭新华教授、江敏副教授等人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探测暗物质诱导的自旋相关相互作用,将此前国际上的探测界限提升50倍以上。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日前刊发了该成果。在我们的世界,日月星辉乃至自然万物等所有“看得见”的东西,仅占宇宙质量的5%,另外的95%是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找到暗物质,将会带来物理学的革命性突破,让人类更好地…
-
发展新质生产力呼唤更多新型劳动者
新质生产力是依托颠覆性科技创新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而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形态,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着力点。新型劳动者是指具备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劳动者。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劳动者是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型劳动者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和劳动者个人共同努力。要科学制定促进新质生产力发…
-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对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把握,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是在新质生产力牵引下创新形成的生产、分配、…
-
学习《决定》|为什么要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这是党中央统筹发展与安全,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安全风险作出的重要部署。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安全是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诸多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
11月5日在第七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拍摄的欧姆龙乒乓球机器人。当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进博会整体展览展示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297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来自多国近800个采购团体参展与会,数量创历届新高。新华社记者 王益亮 摄11月5日,参会者在第七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松下展台参观。当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进博会整体展览展示面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