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质生产力 激活发展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生产力的跃迁发展,而新质生产力彻底摆脱了高能耗、低效能的发展模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新”和“质”实现了生产力的能级跃升。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应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扫除高质量发展障碍。首先,要创建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采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鼓励民间创业和投资等措…

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生产力的跃迁发展,而新质生产力彻底摆脱了高能耗、低效能的发展模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新”和“质”实现了生产力的能级跃升。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应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扫除高质量发展障碍。首先,要创建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采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鼓励民间创业和投资等措施,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其次,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提高科研经费监管成效,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广普及共性技术,凝聚创新动能。此外,要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不断优化区域分工格局,建设完备的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突破区域间壁垒,使得各类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通、充分涌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此同时,建立覆盖东中西部、乡村与城市、大中小城市等地区的互助共享体系,致力于实现区域互促、城乡互补的目标。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应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提升高质量发展软实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应当以前沿技术的颠覆创新为根本前提,基于国家提倡的“大科学”模式系统部署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作,引导各方主体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创新“联盟”的形式联合攻关关键性和原创性的科学技术。在这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助推“领头羊”企业在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领域发挥其重要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链长企业的带头作用。同时,推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变,不仅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制度,而且还要结合现实需求组建专业的技术转化机构,建立高度配套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应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朝着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积极培育未来产业。聚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绿色环保、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海洋装备、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新兴模式,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综合竞争实力。充分发挥智能化和数字化等先进技术的驱动作用,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分步、分类、分阶段推动两业融合发展,全面发挥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等对两业深度融合的服务功能及支撑作用。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应创新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体系,筑牢高质量发展人才保障。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以“高精尖缺”的现实需求为中心,重点培养服务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优质人才;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引导,科学合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着重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引进体系要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要求,动态调整人才引进政策举措,搭建汇聚全球高精尖人才的国际化平台,鼓励优先引进产业短板领域的高端人才。对于新质生产力催生出的新职业和新领域,应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抓紧开发制定相关的人才评价标准,并确保评价标准的动态更新。加快构建更加合理高效的科技人才系统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在人才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高振福,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524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13日 上午9:44
下一篇 2024年3月14日 上午10:09

相关推荐

  • 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

    中宣部、教育部9月4日公布了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涵盖了高教、职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据介绍,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单位每年遴选10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从今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将联合宣传表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考虑到抗疫的特殊情况,决定增加两个名额,今年共计推出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这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既有在抗疫中表现突出的名师大家,也有在乡村默默奉…

    2020年9月7日
    700
  • 教育部关于实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融合,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教育部启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在各地推荐基础上,经审核认定,决定在北京大学等单位(见附件)实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21年9月16日
    900
  • 杨金龙代表:建议设立“中国工匠日”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特级教师杨金龙建议设立“全国工匠日”。“设立‘工匠日’,倡导‘工匠精神’,可以推动、树立起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的责任,带动中国制造业走向中高端,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5年前,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他一举拿下汽车喷漆项目的金牌,实现了在该项大赛中中国金牌“零”的突破。杨金龙说,如果将人才结构比作金字塔,支撑起高塔最坚实的塔基是数…

    2020年5月26日
    600
  • 曾天山:多主体发展职业教育 共建技能型社会

    “职业教育不仅面向国内产业发展,同时也面向经济双循环,面向‘一带一路’,面向民心沟通,面向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在培养大国工匠、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曾天山日前接受人民网专访,就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在制度层面为职业教育保驾护航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这…

    2023年6月5日
    1000
  • 徐青森:没有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也就不会有高等教育强国

    12月21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学术年会在北京开幕。两院院士、教育部部门、职业院校、企业等近千名代表共聚一堂,围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责任与使命”主题,回顾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共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提到,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他说,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2019年12月24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