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关键办学能力考评的四个关键维度

评价高职院校的关键办学能力,既需在评估细则上体系完整、指标具体,更要在总体把握上纲举目张、基调明确,从办学方向坚守、办学目标达成、办学绩效评价、办学经验辐射等关键维度进行重点考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职业院校的治理能力和办学水平非常关键。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职业院校的关键办学能力如…

评价高职院校关键办学能力,既需在评估细则上体系完整、指标具体,更要在总体把握上纲举目张、基调明确,从办学方向坚守、办学目标达成、办学绩效评价、办学经验辐射等关键维度进行重点考量。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职业院校的治理能力和办学水平非常关键。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职业院校的关键办学能力如何建设和提升?科学评价至关重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既是风向标,也是指挥棒,直接事关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大局,因此不仅需要在评估细则上做到体系完整、指标具体,更要在总体把握上体现纲举目张、基调明确,从办学方向坚守、办学目标达成、办学绩效评价、办学经验辐射等关键维度进行重点考量。

坚守正确办学方向。高职院校的关键办学能力是指学校在综合考量国家的办学意志、区域产业的发展需求及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自主确立办学定位并充分汲取校内外人财物等办学资源、落实办学使命的能力。据此,正确的办学方向至少包含四大评价指标:一是体现国家意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本地产业行业企业的办学宗旨,精准、前瞻设置专业,培养的人才受欢迎、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三是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既要坚持就业导向和职业教育定位,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助力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又要兼顾为学有余力、升学有求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深造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四是能够针对职业教育特点充分汲取校内外人财物等办学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升育人质量落实办学使命。

致力达成办学目标。在国民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既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从高等教育的角度看,高职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五大使命;而从职业教育的角度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则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助力当地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以上二者有机融合,共同组成了高职院校这一特殊教育类型的办学目标。对于高职院校办学目标达成的考评,是对学校关键办学能力评价的核心要素,既要走出面面俱到、突不出重点的误区,又要避免陷入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的泥沼,因此要将高职教育的“类型”与“层次”具象化、显性化,兼顾“高等”与“职业”的双重特征,在“高等”中弱化研究性属性、凸显应用性定位,在“职业”中强化有组织科研的使命担当、避免纯技能训练的低质培养。

创新评价办学绩效。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科学的评价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关键办学能力的作用举足轻重。长期以来,传统僵化的评价已成为阻碍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由于教育的绩效具有滞后性和隐匿性,因而在对高职院校的评价之中,办学绩效评价是热点也是难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教育评价改革如火如荼,更加科学、全面、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然而,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高职院校的办学绩效评价尚存在盲信评奖排名、追求急功近利、变相纵容人才高消费等方面的误区,尤其是办学资源的有效使用率常常被搁置,教育的“投入产出比”普遍被忽略,院校办学的个性化特色创新未被激发,以激励终身教育和自主学习为目标的完全学分制改革未能普及,以继续教育和培训为主体的服务能力和自我造血功能不足等,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评价指挥棒来强化纠偏。

示范辐射办学经验。关键办学能力不仅体现在办好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更体现在要把成熟的办学经验和成果辐射出去。一方面对国内兄弟院校作出示范、提供分享,拉升全国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为职业教育赋能走出国门的企业而“下好一盘大棋”。近年来,职教“走出去”的创新探索蓬勃兴起成果丰硕,“鲁班工坊”“班墨工坊”“毕昇工坊”“郑和学院”“海丝学院”“丝路学院”“詹天佑学院”“大禹学院”等一大批境外办学项目,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落地生根顺利运行,为“走出去”企业培养既了解中国企业标准和文化、又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本土化人才,助力区域制造走向国际市场,促进高职院校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和校企合作。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副校长,江苏职业教育智库首席专家)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586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18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4年11月20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深化产教融合——职业院校负责人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靳华锋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改革发展方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擘画“科教融汇兴校、职教服务强市”新蓝图,开启高职教育奋斗新征程。实施“四方联动人才共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陕西省和渭南市…

    2022年12月9日
    1300
  • 中职教师培训 学校要有大格局

    一直以来,中职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质量也不高。2019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指出,“平时授课任务重,假期招生任务重”,参训时间难以协调的现象在一线普通教师中较为突出。加快中职教师专业化成长,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动中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培训是提高中职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但是,因为“平时授课任务重,假期招生任务重”等原因,中职教师培训难以有效开展。如何协调好授课、…

    2020年8月20日
    900
  • 二季度100个短缺职业排行来了!最缺人的是这些

    7月21日,人社部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排行显示,前十名为营销员、快递员、餐厅服务员、保安员、保洁员、商品营业员、车工、焊工、市场营销专业人员、包装工。点击查看大图↓↓

    2020年7月21日 职教动态
    800
  • 职校“三教”改革应强化育人文化建设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循着三条路径建设师资队伍,一是增加经费投入,二是提高新教师招聘门槛,三是在职教师岗位提升,这些都是师资队伍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选项,然而,以“高质量”的标准来审视,“育人”文化的培育和强化才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高阶的、核心的诉求。职业教育应当培养健康、整全的“人”。当下,以人…

    2021年3月16日
    700
  • 发挥企业在技能型社会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技术工人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待遇,也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夯实共同富裕基础的重要内涵。当前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许多一线员工都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如何提升技能,获得稳定的就业和收入,在城市落地并成为中等收入群体…

    2021年12月20日
    1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