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字经济”,代表委员们如是说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成为2022年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从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等方面提出落实举措。《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字经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进一步压减各类证明,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便利企业…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成为2022年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从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等方面提出落实举措。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字经济”——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进一步压减各类证明,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便利企业跨区域经营,加快解决群众关切事项的异地办理问题。

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水平。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化网络生态治理。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从2017年的“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到2019年的“壮大数字经济”,到2020年的“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再到2021年的“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再到今年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治理”,政府工作报告已五次提及“数字经济”。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字经济”,代表委员们如是说

全国两会期间,数字经济再度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他们纷纷为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建言献策。他们都关注数字经济哪些发展重点?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发力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打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

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建好5G、光纤宽带、数据中心等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既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也有利于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在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看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是稳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选择“对”的投资项目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等相关领域的投资,既能创造短期需求,也能为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其中,5G、光纤宽带等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项目是重要的投资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移动总经理杨剑宇指出,积极推动“双千兆”(5G和千兆光网)建设,进一步加快5G应用规模发展,推进千兆光网建设和行业融合,将推动经济形态加速向数字经济转型,助力实现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

算力网络作为新兴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一样,“东数西算”工程充分发挥我国体制优势,优化全国算力基础设施分布,实现全国一体化布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认为,要加快算力网络创新发展,从顶层设计、技术创新、产业推进、应用孵化、配套政策等方面持续发力、系统推进,进一步提升我国在算力领域的综合竞争力,推动算力成为像水、电一样可“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委员、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认为,“东数西算”并不是指东部就不要“算”了,而是要分层、错位地部署算力。东西部各有分工,将涉及金融证券、人工智能、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等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放在东部,将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放在西部。

促融合 强创新 育生态

数字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内容。针对如何更好地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培育壮大数字产业,代表委员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

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的主线。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建议,应以“技术-产业-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思维破解“数实融合”难题,合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包括引导数字科技企业面向核心产业和重点领域进行研发,增加数字化转型的技术供给;发挥技术标准的统领作用,推进数字化转型技术标准制定,促进工具间集成打通,降低传统企业使用门槛和成本。

创新是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指出,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材料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高自主供给能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要打造良好的数字产业生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院院长刘尚希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鼓励头部企业持续强化基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助力构建中国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在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看来,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需要培育大中小企业和社会开发者开放协作的数字产业创新生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要持续通过技术、资本、产业扶持等方式,建立以头部企业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吸引一批产业上下游企业落地发展,共同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建议,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离不开政策和人才保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指出,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产业后发国家迎来赶超机遇。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突破性发展任务重、所需资金多,建议比照美欧日韩近期超常规政策举措,尽快研究出台更大支持力度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对核心芯片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移动总经理郑杰建议从普及数字素养教育、推动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的规范发展、完善数字化人才资源和服务保障体系入手,全面提高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

人勤春来早,万事日相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数字经济发表重要讲话,从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多部委及各地纷纷出台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政产学研用各方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正迎来明媚的春天。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968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5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2年3月17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优化专业设置办好职业教育

    “通过三年时间,推进职业学校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职业、新发展、新需求的专业,淘汰一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建设一批特色化、数智化、品牌化的专业(群)……”近日,山西省教育厅发布通知,对全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进行优化调整。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

    2024年4月30日
    800
  • 产教融合下中职“双兼双聘双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当前,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需求早已经从数量提升过渡到综合能力、素养提升阶段,但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中还存在能力素质欠缺问题。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搭建以校企合作工作室为主的师资培养平台,构建“双向双融”的课程体系,完善“双兼双聘双培养”师资培养机制,形成中职“双兼双聘双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势在必行。关键词:双兼双聘双培养;师资队伍;产教融合2022年8月12日,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23年7月26日 职教动态
    700
  • 田立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助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今日,教育部在河南省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语言文字战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助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相关情况。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在发言中表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语言文字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安全资源、战略资源,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综合实…

    2023年8月16日
    600
  •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总结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为深入推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工作,进一……

    2023年3月22日
    700
  •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四方共建 园校联动打造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创新中心

    摘要:2020年6月,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牵手海尔卡奥斯、青软集团、聊城高新区,四方合作投资 1.3亿元,在聊城高端智能制造信息产业园建设了聊城市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创新中心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充分依托海尔产业优势,通过政行企校多方协同,打造了集人才培养、技术应用推广、公共实训、双创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创新中心落成至今已覆盖当地100家企业,已开展学生认…

    2023年7月28日
    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