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课程育人模式创新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手段,虚拟仿真技术给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模式改革带来了重要契机。相较于传统的思政课“一本讲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PPT”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新技术的运用使思政课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生动、活泼,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叫醒他们的耳朵、震撼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思想。虚拟仿真技术的高度交互性和实时反馈机制,不仅能使学生自由地与虚拟对象互动,共同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共同探索实践、建构…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手段,虚拟仿真技术给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模式改革带来了重要契机。相较于传统的思政课“一本讲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PPT”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新技术的运用使思政课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生动、活泼,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叫醒他们的耳朵、震撼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思想。

虚拟仿真技术的高度交互性和实时反馈机制,不仅能使学生自由地与虚拟对象互动,共同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共同探索实践、建构知识,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理解和掌握思政理论,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提升思政课程的学习效果。为此,不少一线教师在虚拟仿真技术与高职思政课程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一方面通过设计开发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和案例,实现了思政课程教学的数字化和虚拟化;另一方面从理论层面探讨了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机制和教育价值,为虚拟仿真赋能思政课程提供了理论支撑。

但总体而言,虚拟仿真技术与思政课程融合的深度还不够、对思政课程育人模式创新的探索还有较大空间,迫切需要通过深入分析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潜力,并结合高职思政课程具体要求和学生特点,构建一条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课程育人模式的创新之路。

创新思政课程育人模式,需要把握思政课程特点。以实用为主的学习取向,往往会使高职学生对能够直接应用于其职业发展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愿意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以适应复杂的职业环境和应对各种挑战。因而,相比于传统的思政教育,高职思政课程正是突出了它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思政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政知识,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高职思政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政课程育人模式,需要关注思政课堂内外。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在课堂内外发挥不同作用。在课前,虚拟仿真系统可以收集学生的前期学习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客观评估教学效果。这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在课中,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各种历史场景、社会现象等,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互动体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代入感。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实时反馈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教师则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时反馈,进行教学资源和路径调整,优化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体验。在课外,教师要善于做好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融生结合大文章,联合企业技术团队、学生体验团队,精心研磨课程思政融入、虚拟技术嵌入的思政资源建设,把新思想呈现于思政新场域,通过思政课堂内外的时空跨越、古今融通、跨界融合,让学生沉浸式体验虚拟思政带来的魅力,使思政课程更有趣味、更有温度。

创新思政课程育人模式,需要深耕技术嵌入方式。传统的思政课堂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践机会相对较少。虚拟仿真技术能够突破这些限制,为学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的实践环境。虚拟仿真技术的启发式教学原理,就是基于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发现,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在虚拟环境中主动探索、主动实践和主动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创建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虚拟场景,譬如在讲述历史事件时,就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重现历史,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增强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在模拟的政治决策实验中,学生可以扮演不同角色,通过操作虚拟仿真系统,体验政治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从而深入理解政治决策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讲述社会现象时,教师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展示相关场景和数据,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社会现象的存在及其影响。虚拟仿真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演示,还可以作为课堂交互的工具。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学生可以参与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这种交互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并以此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我们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无论是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还是角色扮演,使用虚拟仿真的实验小组,其学习目标完成率明显高于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的对照小组,并且提升率保持在17%至20%之间。虚拟仿真技术对不同类型的实践操作也都具有较好的提升作用,且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评估表明,大部分教师认为虚拟仿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比较优越,在思政课堂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具象化,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同时在技术易用性以及技术支持方面,虚拟仿真技术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诚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平衡好“虚”与“实”关系,在教学方法的转变中推进仿真技术赋能教学实践,同时注重价值导向,在教学内容的精选中构建沉浸式育人谱系,以增强思政课程的感染力、趣味性和说服力。

(作者单位系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专项课题“虚拟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ZJXF2022]阶段性成果)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364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4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4年6月26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为广东创造新的辉煌贡献最大力量——广东职业教育十年发展成效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扩容、提质、强服务”为主线,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相融共生、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推动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美好愿景转为“大有作为”的广东实践。十年来,我们坚持高位统筹,实现了职普同等重要地位。广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

    2022年5月26日
    1200
  •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我们党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技术革命性突…

    2024年7月9日
    800
  •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三成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经过75年发展,我国工业总量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首次超过美国,稳居世界首位,2022年占全世界比重为30.2%,成为全球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中80%以上是初级产品。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53.5%,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到46.5%,2000年以后工业制成…

    2024年9月10日
    800
  • 推动教育家精神在新疆大地落地生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凯赛尔·阿不都克热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心系广大教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教师队伍建设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与精神,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

    2024年5月8日
    800
  • 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精髓要义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新质生产力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是具有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精髓要义,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

    2024年10月16日
    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