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深刻把握“五个重大关系”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五个重大关系”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科学揭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规律,为全面推进…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

五个重大关系”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科学揭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规律,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整合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又与万千家庭的基本福祉紧密相连,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存、发展和生活质量。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有效整合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二者关系,既紧扣了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凸显政治上的迫切需要,又与每个家庭的殷殷期盼、每个孩子的成长成才息息相关,深深触动着人民群众的心弦。

教育与国家未来发展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战略属性。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反映了党和国家的政治意志与导向,推动了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教育战略属性的特质,客观上要求教育立足于整体和全局、长远发展和未来趋势,着眼于国家战略进行谋篇布局、统筹规划。同样,教育在以人为本中行稳致远,具有鲜明的人民属性。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目的,以人民为中心是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教育人民属性的特质,本质上要求以人民对教育的深层次需求为出发点。正确处理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考虑国家发展之大计,又要重视民生发展,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促进国家发展。

黏合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关键双维。知识学习是全面发展的量变根基,全面发展是知识学习的质变升华。要在深刻把握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素质教育培育模式,为时代新人的塑造注入强大动力。

全面发展是知识学习的教育愿景。学生的首要任务在于知识学习,要长期积累以知晓天下道理、洞察历史发展脉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应在教育中将知识学习作为地基,为全面发展夯基垒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在职业、才能、兴趣和精神追求上的丰富拓展。一方面,教育首先要传授知识,引领学生在知识增量中实现质的跨越,达成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聚焦培养五育协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目标,致力于打造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聚合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是教育的两大功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点课题。培养人才是教育的主体功能,满足社会需求是教育的社会功能,两者相辅相成,彰显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服务指向。

培养人才必须以建设教育强国的社会之需为导向。踏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途,比以往更加强调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数量多寡以及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彰显着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服务贡献度,是衡量教育强国建设水平的关键指标。社会需要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后备力量不够强、供需不够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一是要统筹好教育服务现代化发展,通过打造自主培养现代化人才体系,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难题;二是要构建各级各类人才精准保障机制,加强引进各类优秀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待遇水平,完善福利政策体系,形成聚天下英才而有效用之的良好局面。

融合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是教育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是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它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义。有序与活力的平衡正是达致教育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制约、协同前进。

实现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动态平衡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前提。有序是稳步发展教育的“生命线”,象征着教育系统的可预期性、整体性、协同性。随着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利益矛盾点渐趋复杂,需用法治进行调节、平衡、规范,为高质量发展教育筑牢保障。活力是推进教育创新的“加速器”,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通常指教育系统的生命力、适应性、可持续发展空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既要确保社会的长期稳定与有序运行,以坚实基础赢得未来发展;又要发挥创新激发活力的效能,以强劲动力增进变革推力;更要从多渠道、多手段、多维度协同推动教育改革创新,打好改革“组合拳”,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结合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两条必由之路。要将我国教育强国建设根植于中国的现实土壤,又要精准把握世界教育强国的共性特征,使两者在相互借鉴、共同繁荣中,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追赶而不追随。

扎根中国大地,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育发展新模式。回望我们党领导教育发展的历程,从“穷国办大教育”迈向“大国办强教育”,始终用实践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历史一再证明,推进教育建设,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中国教育的发展与全球紧密相连,全球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方案。在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既要坚持扎根中国,走出极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之路;又要融通国外,坚定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构建教育开放生态格局,统筹兼顾“引进来”和“走出去”两大任务,优化教育全球布局。同时,要积极同世界各国互鉴、互融、互通,整合全球顶尖教育资源与创新要素,融入全球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教育的智慧与力量。

(作者刘昱伶系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后,i思政大模型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张洪林系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43857.html

(0)
上一篇 2025年1月5日 下午6:03
下一篇 2025年1月7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国家发改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主要职责是→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9月4日介绍,近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见实效。丛亮在国务院新闻办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公开发布。一个多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方面坚决抓好意见贯彻落实,推出了系列配套举措,取得初…

    2023年9月4日
    1000
  • 中国芯片产业需要更多协同攻关

    芯片技术是我国现阶段需要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美国今年对华为的打压达到了极限,为了封杀华为的芯片,把华为在全球的38家子公司,还有150多家关联公司列入了实体清单。此前,美国除了宣布要断供华为,美国芯片公司英特尔也一度宣布因法律原因服务器芯片将断供浪潮集团,浪潮占我国服务器37.6%的市场份额;这会影响到国内众多互联网企业的云服务。目前,以我国芯片的设计、生产和制造能力,华为和浪潮如果真的被美国公司断供芯…

    2020年9月4日
    1000
  • 拧螺丝成世界冠军,职业技能人才亦能发光

    近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奥地利赛区比赛落幕,代表中国出征的宁波“00后”小伙蒋昕桦获得重型车辆维修项目金牌,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突破。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也是世界各国职业技能人才展示自我的舞台。靠拧螺丝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的蒋昕桦,曾因中考失利与普高失之交臂,一度陷入失落迷茫。而他认为,正是“技能向我打开了另一扇门”。此前,浙江建设技师学院16级建筑装饰技师班…

    2022年11月29日
    1500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赵志群:职业教育要让学习者“学会工作”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让学习者“学会工作”,职业教育要主动回应社会需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用高质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当前,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工作世界,促使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发出了新的召唤。2022年,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此后又陆续出台《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

    2024年4月7日
    900
  • 2024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十大进展

    1.全国教育大会召开 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今年以来,教育部举行多场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活动。…

    2024年12月18日
    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