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职化工教育中默默奉献的匠心者——记山东省东营市东营职业学院教授张新锋

个人简介20多年来,张新锋始终以党员的神圣职责作为自己的使命,在教育的天地里默默守望,用无私师者大爱去感染学生,用高超教学技艺去培育学生,在付出和给予中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奉献和关爱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和幸福。——题记事迹照片事迹说明张新锋,男,汉族,1974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东营职业学院教师。他获评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国家产业导师资源库技术技能大师。3次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他创立…

个人简介

20多年来,张新锋始终以党员的神圣职责作为自己的使命,在教育的天地里默默守望,用无私师者大爱去感染学生,用高超教学技艺去培育学生,在付出和给予中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奉献和关爱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和幸福。——题记

事迹照片

在高职化工教育中默默奉献的匠心者——记山东省东营市东营职业学院教授张新锋

事迹说明

张新锋,男,汉族,1974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东营职业学院教师。他获评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国家产业导师资源库技术技能大师。3次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他创立了化工专业社团,连续5年带领学生晋级国赛,3次获国赛一等奖;一手培养7名学生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聘用,6名学生被评为东营市技术能手,33人被评为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社团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大学生科技社团。他荣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11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20多项。

张新锋在同事眼中,是带领学生驰骋国赛战无不胜的“金牌教练”,他创造的三次国赛一等奖记录是行业内少有的奇迹。在他自己看来,这不过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1995年,张新锋考入聊城师范学院,向三尺讲台迈开第一步。从那时起,他就暗自励志将来一定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知道教师是一个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想要做到优秀谈何容易。因此,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扎实练习教学基本功,4年的大学生活他获得4年奖学金。

1998年,上大学三年级时,张新锋光荣地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怀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踏实践行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职责与义务,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

2008年,他获得教学业务上第一个“大奖”,当年他荣获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课比赛东营市一等奖,山东省二等奖的好成绩。这是对他10年来苦练教学基本功的肯定,也鞭策着他继续进步。

2010年,他初次接触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行赛),便被深深地吸引了。通过技能大赛这个平台,可以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评”的效果。于是,他利用寒暑假多次参加化学检验工技术技能培训,拜师学艺,与全国同行切磋交流,再回到实验室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每一项操作要领,终于取得“化学检验工技师”职业资格。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分析检验”赛项由行赛项目变成国赛项目,也是他初次独立指导学生参加比赛。为取得好成绩,他和学生一起分析实验误差,面对面进行经验分享。模拟比赛训练时,经常错过食堂开饭时间,他就和学生一起做饭,在繁重的训练中寻找生活乐趣。他认为,在生活中更容易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便于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就在这一年,他们取得团体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这也是东营职业学院第一个国赛一等奖,同事们便称他“金牌教练”。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张新锋坚守一线23年,从初出茅庐的师范生,到今天的“齐鲁首席技师”,他始终潜心钻研化工分析专业技能,以身示范。他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9个小时的比赛,对于他来说也是一场考验。平时训练和模拟比赛他不仅要从头到尾陪下来,还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在不同选手的操作中看出问题,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在平时的训练中,他要求参训学生把每次训练都当成是比赛,让每一次操作都趋于规范。为培养学生胸有成竹、气定神闲的参赛状态,他在平时训练中还要观察选手间的配合、操作的规范、比赛时间的分配、实验数据的记录、结果的准确度等细节,对于有问题的学生,训练后一一单独指导。近几年,他精心培养的学生,有7人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录用,有6人在校获得东营市技术能手(这个称号主要面向企业一线职工)。他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一路走来,张新锋用“俯首甘为孺子牛”鞭策自己,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

敬业博学,求实创新

“敬业、博学、求实、创新”是母校聊城大学的校训,也是张新锋奋斗的引航标。自从踏上三尺讲台,他进一步体会到这八个大字对他的引领指导作用。他勤勤恳恳、加班加点苦练教师基本功,潜心向老教师学习。2012年他主讲的课程《化工设备实训》《化工安全技术实训》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2018年他主持的“融企业生产项目于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践与探索(系列教材)”课题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教学成果奖视为教育教学的最高奖项,这是对他这么多年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的最大肯定。

23年的从教生涯,张新锋不断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学习教学基本功、学习做人做事。2007年,张新锋获得高校教师资格,2016年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硕士学位,2019年获得德国双元制培训师资格。

张新锋白天忙教学、忙业务,晚上搞专业研究、搞创新。他不断深入钻研专业知识,勇于探索、推陈出新。在长期的实验技能训练中,他发现化学实验室里经常使用试管刷(试管刷是直径一定的具有刷毛的刷子)刷毛的长度与试管内径一致,这样在清洗内径较大或不规则的试管瓶或其他实验瓶体时,如上端细下端粗的瓶体、滴管、圆底烧瓶或锥形瓶时,由于刷毛长度一致,清洗效果不佳,给后续的化学实验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对于顽固污渍,不能点对点洗刷,清洗效果差。于是,他研制出一种可调节刷毛长度,并能随时加入清洗剂的多功能试管刷,并成功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

仁爱之心,至善至美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张新锋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1999年,他刚走上工作岗位便担任水产养殖班班主任,班上有个既聪明又顽皮的男生,有一天,下晚自习后他去学生宿舍查夜,恰巧碰到这个男生往另一位学生身后贴那个同学的绰号。他没有大声指责,也没有惩罚他,而是和他谈心、交朋友,让他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后来,这个同学不但改正了错误,而且还制止其他同学不给那位同学起绰号。2015年的冬天,天气格外冷,有个女生在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训练中冻伤了手,一度想要放弃参赛。他耐心做她的思想工作,鼓励她,并从家里给她拿去了药膏。后来,这名女同学不但坚持到了最后,还获得国赛一等奖。

东营职业学院石油化工专业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专业,专业建设成效的勋章离不开“石化技能拓展中心”(一个大学生化工专业社团)的功劳,张新锋正是“石化技能拓展中心”的指导教师。在这里,他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社团指导工作,也给了他无上的光荣,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该社团也荣获山东省大学生优秀科技社团。

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张新锋相信每个学生都是蓄满能量的小小星球,能不能把他们的能量最大化地开发出来,不仅需要教育者施以有效的方法途径,更要有教育者对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大爱。作为职业教育者,张新锋让每一节课成了爱的化身。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898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8月7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2年8月9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教育部财务司负责人就《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关于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统计体系的意见》答记者问

    近期,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统计体系的意见》(教财〔2023〕5号,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财务司负责人就《意见》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和经验?答: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6年《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关于加强和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意见》印发以来,在各级教育、统计、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2023年11月7日
    700
  • 推进院校治理现代化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命题,落实到高职院校就是实现学校治理现代化。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应以制度治理筑体,以文化治理铸魂,调适利益关系、调和矛盾冲突、调准供给需求、调顺发展环境,实现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高职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高职院校治理追求的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共治,让利益相关方更多地参与到学校内部治理中来。推进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应当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

    2020年2月9日
    700
  • 王同军:职业素养要与高超技能相匹配

    工人强则制造业强,制造业强则国强。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既需要工匠数量的突破,更需要工匠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术、崇尚敬业精神的社会风气,弘扬工匠精神,下大力气构建科学系统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探索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潜能,培养与高超专业技能相匹配的职业素养,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8年9月18日
    600
  • 让人生出彩!匠心青年这样说 | 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

    有一群年轻人,他们有的能仅凭手感准确“称”出5克原料,有的可以在9分钟内输入230条IP地址,有的对报关商品繁多的种类倒背如流……他们,都因技能让人生出彩。近日,教育部、新华社联合制作推出《匠心青年说》专栏,一起走进这些“匠心青年”的故事——谢嘉燕:美丽调剂师被称为“美丽调剂师”的谢嘉燕,有一双神奇的手!她能仅凭手感准确“称”出5克原料,“摸”出加温溶液是否达到30℃,“量”出需要加3滴试剂达到配方标准……

    2023年5月15日
    700
  • 高等学徒制:赋传统以新生

    关于学徒制,想必大家都不太陌生。我们现在习惯于把工匠精神挂在嘴边,而传统上可被称为“工匠”的职业,大多都是通过学徒制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的。西方不少国家都拥有久远的学徒制传统,但是现代社会所推崇的高等教育体系显然与学徒制相去甚远。似乎“学徒”与“高等”这两个词本身就难以兼容,而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也天然地就有鸿沟。不过如今,高等学徒制却成了不少国家的热词,如何理解传统学徒制向以高等学徒制为代表…

    2020年11月26日
    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