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何以重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教育事业放在民生社会保障领域,从民生的高度抓教育,遵循规律办教育。对职业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四项要求,聚焦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这个要求既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要把“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作为实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相符合,又与中共中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教育事业放在民生社会保障领域,从民生的高度抓教育,遵循规律办教育。对职业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四项要求,聚焦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这个要求既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要把“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作为实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相符合,又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的要“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总体要求相一致,还衔接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这样反复强调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作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一是表明它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推进该项工作的艰巨性,也充分说明政府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的决心和信心。

第一,增强适应性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职业教育属于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增强适应性就是要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吸引更多青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切实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共同富裕。

第二,适应性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如果说基础性是中小学教育的特点,需要开展通识教育,创新性是高等教育的特点,需要立足学术前沿,那么适应性就是职业教育的特点,没有社会需求就没有职业教育的存在,没有产业支撑就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没有技能形成就没有就业创业,需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内容。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先进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原则上每5年修订1次职业院校专业目录,学校依据目录灵活自主设置专业,每年调整1次专业。每3年修订1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

第三,增强适应性的核心要义是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产业发展,学用一致,做学合一。在产业链上建专业,主动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吸引学生走技能成才之路,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适合的教育服务。坚持开放、共享理念,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优化结构与布局。适应性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不能陈旧;二是教学时间上的及时性,转化要快,不能滞后,快鱼吃慢鱼;三是教学方式上的有效性,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创造性转化,不能无缝对接;四是教学场景的真实性,企业员工走进课堂,将企业运行情景和真实项目引入教学。职校教师走进企业,将业界前沿技术与案例融入教案,学校教的,就是企业里用的,学生学的,就是工作用的。

第四,适应性也是职业教育长期的痛点。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不匹配的矛盾仍然严重,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样的反差说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之间存在不对称性和不适应性,成为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软实力不够、硬实力不强、认同度不高的重要原因。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职业教育工作提出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把增强适应性摆在首要位置强调。

第五,增强适应性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关键。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家长、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发力,倒逼职业教育优化类型定位,学校升格不忘“本”,学生升学不弃“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在能说会做善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上下功夫,在德技并修、手脑并用、创造分析上下功夫,培养学生“上手快、后劲足”,不断提高自身适应能力。

(作者系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963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8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2年3月22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新八级工”制度实施一年多来成效初显——壮大技能人才队伍 畅通职业成长通道

    核心阅读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设置体系,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新八级工”制度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力争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产业工人队伍。2022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将原有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从五级延伸为八级,向上增加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向下增设学徒工——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

    2023年8月24日
    600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传回地月合影

    这是7月27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拍摄的地月合影。 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提供)记者28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目前飞行状态良好,能源平衡、工况正常,地面测控跟踪稳定,飞行控制和数据接收有序通畅,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探测器已脱离地球引力影响范围,进入行星际转移轨道,飞离地球超过150万公里。7月27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试验队密切…

    2020年7月29日
    800
  • 高职生慎言“慢就业”

    “慢就业”是个老词儿,是对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不急就业”一族的形象说法。总体而言,随着家庭经济状况持续向好、学生“自我认知”越加清醒和张扬个性越加凸显,“慢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据一项面向全国8.8万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网络调查,8%的毕业生选择“慢就业”。以笔者所在省两所“双高”高职院校为例,截至8月下旬,“慢就业”学生分别占8%和7%,其中明确表示年内不就业的分别占2%、1.7%。学校和老师从落实“六稳”“六…

    2020年10月26日
    600
  • 2023年新时代教师风采短视频征集活动优胜作品和入围作品名单

    为庆祝第39个教师节,生动展示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崇德向善、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联合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面向全社会开展了2023年教师风采短视频征集活动,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共征集到5000余部作品。经技术筛选、专家审议,最终遴选出40部优胜作品、100部入围作品,现予公布。这些作品涵盖各级各类教育,内容真实、主…

    2023年8月31日
    600
  •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

    各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为配合教育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的顺……

    2007年11月6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