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培养工匠人才如何发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同时指出,“把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党管人才总体安排统筹考虑,支持各地将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引进目录。”工匠人才作为一种新的提法,是产业工人队伍的骨干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同时指出,“把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党管人才总体安排统筹考虑,支持各地将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引进目录。”

匠人才作为一种新的提法,是产业工人队伍的骨干和主力,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中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中高职衔接的不断加强,尤其是中国特色学徒制已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职业教育培养工匠人才的条件已经具备。接下来,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1

构筑工匠人才

培育制度保障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一体两翼、五重点”的工作任务,标志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职业教育从校企“双主体”走向政、产、学、研多主体,从服务人才培养走向产教科协同发展,从双边协作走向团队实体化协作,从局部协作走向区域协作、行业协作。

《意见》提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鼓励更多高等学校、开放大学开设劳模和工匠人才、高技能人才学历教育班、高级研修班,举办劳模工匠创新培训营,持续深化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境外培训和国际交流活动;另一方面,鼓励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兼任职业学校实习实训教师,以他们的实践经验和特有技术专长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技术技能训练、解决生产一线难题。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更加紧密地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这一系列要求,使职业院校可以在区域产教联合共同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更好地培养工匠人才,实现了产教融合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跨越,为各级工匠人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

2 建立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是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技术技能的形成具有累积性、实践性和进阶性。为此,工匠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求延长教育链,建立校校协同育人的机制,实行中高职衔接、中本衔接、中高本衔接,甚至本硕衔接培养,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系统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意见》要求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工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实行中国特色学徒制,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

同时要健全工匠人才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鼓励企业把工匠人才培养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依托企业培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网络学习平台等,培养各级工匠人才。

3 形成育训一体化发展格局

长期以来,人们重视学历文凭,不重视职业资格证书,致使职业培训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缺乏国家资格框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缺乏有机联系,职业资格证书不能与学历证书进行转换,极大地制约了职业培训的发展。

《意见》提出推进学历教育学习成果、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转换创造了条件。

当前应尽快完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完善能力标准,建立起在国家资格框架下与学历证书对等的职业资格证书;完善先前学习认可制度,通过学分银行,将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在提升工匠人才技能水平的同时提升学历层次,使育训结合走向育训双赢。

4 对现有产业工人培养培训

工匠人才是产业工人队伍的中坚力量,要加强工匠人才队伍建设,职业院校必须敞开大门,加大对现有产业工人的培养培训力度。

一是实施产业工人继续教育项目。目前,我国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左右,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意见》提出实施产业工人继续教育项目,鼓励更多高等学校、开放大学开设劳模和工匠人才、高技能人才学历教育班、高级研修班等,来提升产业工人的学历水平和职业素养,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空间。

二是发挥国家各类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作用。《意见》要求发挥国家各类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的作用,为产业工人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共享等便捷服务。这将有助于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为产业工人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

三是打造全国产业工人智能化技能学习平台。《意见》提出打造全国产业工人智能化技能学习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产业工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推荐服务。这将有助于提升产业工人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和帮助。

(作者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68851.html

(0)
上一篇 2025年1月13日 下午9:01
下一篇 2025年1月15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在职业大学读本科(一线调研)

    图④: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航空工程学院的室外航空实训基地。沈 健摄数据来源:教育部5月1日起,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职业教育法明确,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这意味着,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学历“天花板”被打破,形成了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直通车”。其中,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更是备受关注。目前全国共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职业本科在校生…

    2022年5月31日
    1200
  • 评论:取消职普比例不是教育良策

    在近日召开的山西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向大会提交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调整高中招生比例政策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指出,现行高中阶段教育存在两个问题:当前中职教育发展步履维艰,招生质量差,办学质量差,就业环境差;普高与中职1:1招生比例设置不合理引发社会矛盾。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建议》指出,可将目前“普高中职比大体相当”的招生政策调整为7:3,或者暂时不设强行的比例要…

    2020年1月20日
    900
  • 孙凝晖院士:“东数西算”工程,助力我国全面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化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标志着“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工程相似,“东数西算”是一个国家级算力资源跨域调配战略工程,针对我国东西部算力资源分布总体呈现出“东部不足、西部过剩”的…

    2022年3月11日
    600
  • 绍职院学生创办模拟实体公司践行“工匠精神”

    企业员工全是清一色的在校学生,总经理等管理岗位由学生干部担任,专业教师和合作企业高管共同指导……这样的公司你见过吗?日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创办的模拟实体公司——大禹模具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旨在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全方位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6年3月17日
    600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通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于3月4日(星期六)12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届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现场直播,中国网进行现场图文直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2023年3月2

    2023年3月3日
    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