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
11月16日,在世界中文大会期间举行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专题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如何推动“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泰中两国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泰国市场对会中文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持续攀升。”泰国海上丝路孔子学院理事会主席颂德通猜表示,如何将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一个重要课题。“在印尼,中文技…
-
高技能工人:何以稀缺,如何培养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促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阶段,产业体系对产业工人队伍,特别是高技能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教育不仅当前受到“机器换人”的技术冲击,未来发展还可能面临着一些发达国家遭遇的“去技能化”挑战。…
-
培养近3000万名“工匠” 技工院校如何提高育人水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近2500所技工院校20多年来累计培养了近3000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就业率常年保持97%的同时,技工院校该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多家技工院校负责人告诉记者,技工院校按照职业标准设计课程体系,学生学完一门课,基本可以掌握一项技能,学完一个专业,基本就能胜任岗位需要。因此,许多院校招生即招工、进校即入企,学生还没毕业就已被预订。2023年6月9日,学生在…
-
“职教出海”如何行稳致远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以及国内市场的日趋成熟和饱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制造业的“走出去”到服务业的“国际化”,从产品贸易的拓展到技术创新的输出,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中的位置日益重要,海外中资企业的用工需求也不断增加。职业教育是劳动技能最大的供给方。中国职业教育扬帆出海,需要通过制度化设计、体制化保障、机制化运行,坚持以教促产…
-
大学生如何申请资助项目?(政策解读·问答)
一些大学陆续开学,学生们正在为新的学习生活做准备。如果家庭经济困难,如何申请相关资助项目?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适用于哪些不同学生群体?对此,教育部财务司相关负责人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保障型资助和发展型资助并重问:奖学金、助学金、资助计划等种类众多,大致可以分哪几个类型?各有什么侧重?哪些是入学前申请,哪些是入学后申请?答: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制度健全,构建了“奖、助…
-
人社部等部门日前发布了网络主播等19个新职业——新职业如何塑造新动能
【经济界面】近几年,各类新职业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职业的从业者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公告,增加包括网络主播在内的19个新职业,以及直播招聘师、生活服务体验员等28个新工种,为这些新职业和新工种赋予了“国家身份”。新职业如何更好搭建供需对接桥梁?如何引导更多人加入新职业,塑造发展新动能?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生产?消费?——内需链条从这里打通《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
人民日报:新型技能人才如何培育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制图:汪哲平我国制造业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不少企业生产一线发生变化,对技能岗位提出新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如何培育更多新型技能人才?为了更好匹配人才供需,产教融合如何加强?近日,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有关负责人、多家技工院校和制造业企业。企业招工:…
-
面向产业发展新需求,职业教育应如何高质量适变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职责。当前,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紧跟产业发展新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培育能更好地…
-
中国制造如何持续走红
有卓尔不凡的品质,才会有闪耀世界的品牌。向“微笑曲线”两端攀登,离不开品牌的持续培育,也离不开对质量的追求、对品质的坚守一段时间以来,有一个现象引人关注:国货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也在海外走红。就拿“防晒衣帽”来说,入夏以来,江苏南京的一家企业研发的凉感面料防晒服已出货20余万件,企业今年以来“清凉”类产品出口额达5.2亿元。小小防晒服,折射国际大市场,也彰显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与日俱增的影响力。…
-
“幸福产业人”如何培养
8月10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恰逢周六。全国多地民政局发布公告表示,为满足“七夕”当天的登记需求,周六仍可办理结婚登记业务。与结婚相关的“幸福产业人”也异常忙碌,民政职业大学婚庆专业教师团队早就开始筹备“七夕”当天为北京市西城区婚姻登记处的24位新人举办一场集体婚礼;在湖南一家婚庆公司任销售总监的史冰在8月10日和11日两天则有5个婚礼订单。结婚被视为人生的头等大事,挑个“好日子”通常是结婚的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