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
-
一个“小众”专业乘风破浪“远航” 不到2%的高职院校开设船舶工程技术专业
记者从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查询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结果”,2024年全国共有29所高职院校备案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占全国1560所高职院校不到2%,这是明显的“小众”专业,且大多在沿海城市的高职院校开设。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长成才皆有平台 现在未来足可期待
近年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迅速,先后成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被纳入部省共建争创世界一流建设计划;在“校友会”2024中国高职院校排行榜中排名第一位;在“金平果”2024年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稳居前六。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烹饪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群建设模式探索
2020年,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入选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旅游烹饪学院建立高水平专业群——“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群”(现更名为“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群”)。该专业群由烹饪工艺与营养、西式烹饪工艺、餐饮智能管理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4个专业组成。
-
给职校生配备“导师” “职教本科学制四年,每个学年都很宝贵”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谢永华告诉记者,学校近两届职教本科毕业生愿意主动到实体企业就业,积极投身“中国制造”,受到行业领域重点企业的普遍青睐,整体呈现出技术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高、就业质量高、社会认可度高的“四高”特征。
-
浙江机电职院:“智领未来”
针对浙江省块状经济特点,以服务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为出发点,以学院的专业群为核心,联合一家龙头企业作为引领,再携手多家行业生态链伙伴,共同打造集教学、科研、实训、创新于一体的“1+1+N”区域性产业学院。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聚焦职业能力培养 打造专业特色品牌
近年来,广西城市职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号召,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发展方面,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措施,包括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优化专业与课程结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
天津职业教育探索跨省人才联合培养模式
5月10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聚焦教育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发布会上,天津市职业大学副校长杨荣敏介绍,天津职业教育探索跨省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天津16所中职学校与河北省71所中职学校开展“1+2”和“2+1”人才联合培养16000余人。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将工匠精神融入影视动画专业群 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践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文化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力量。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以工匠精神为引领,以市级“高水平”专业群——影视动画专业群建设为载体,推进数字创意类专业“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践。
-
“头雁”奋飞“雁阵”随 国家级创新团队建设带动“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提升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高职院校中最早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方向的学校。2019年,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团队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名单。针对团队专业领军人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学校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通过定期企业实践、开展课程开发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等,不断提高团队的教学创新能力。
-
职校与工会共建工匠学院 做工匠人才培育的“加速器”
近年来,山东威海海洋职业学院与威海市总工会共建“威海海洋工匠学院”,以党建为引领,以推进职工创新创效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建立服务职工技能提升和地区产业发展需求的工匠培育体系,走出了一条以聚焦工匠人才培育赋能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