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新型工业化的步伐。人工智能给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空前挑战。面对这种挑战,职业教育正在积极调整姿态,拥抱新的技术,借势而为、乘势而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产业革命和劳动力市场变化,职业院校瞄准人工智能产业链,聚焦人工智能训练师、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新型工业化的步伐。人工智能给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空前挑战。面对这种挑战,职业教育正在积极调整姿态,拥抱新的技术,借势而为、乘势而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产业革命和劳动力市场变化,职业院校瞄准人工智能产业链,聚焦人工智能训练师、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岗位,积极优化调整专业,有针对性地设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改造升级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已有专业,探索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职业学校的服务力。

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专业课程。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不仅要设置相关专业以培养专门人才,还要将其作为一门技术、一种意识融入其他专业和课程改革中去,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升级传统专业。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推动专业建设迭代和课程资源开发升级,使“AI+”成为新时代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数智化改造的主要利器,成为专业升级和课程优化的重要途径。在不少地区,职业院校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专业发展、推动课程资源建设已然成为风尚,成为深化专业课程改革的亮丽风景。

探索开发智能化的数字教材。教材内容滞后于生产实践,是职业教育长期未解决的难题。原因之一在于纸质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出版周期长。作为教材电子化的高级形态和教材进化的高级阶段,数字教材正在改变这一状况。同时,数字教材也使得知识呈现鲜活直观、易学易懂,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参与度,增强用户体验。在数字教材编写开发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突出教材的交互性和智能性,让机器伴学、导学成为学生学习的新样态。智能化的教学材料也推动人工智能深入到学生的课堂、教材、课程和日常学习之中,帮助学生养成数智思维。

人工智能加持使实习实训更加有效。通过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手段,为学生建设元宇宙实习实训空间,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沉浸式操作和训练,实现生产现场、学校课堂以及实训室等多种场景融合联动,解决实习实训过程中的高成本、高风险、高污染,难观摩、难实操、难进入、难再现“三高四难”问题,有效应对各行各业纷繁复杂甚至无法触及的工作场景,拓展学生实习实训的边界,丰富实习实训的内容。

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在信息化浪潮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提升自身数字素养和信息化水平,在教学、教法、教材、课堂以及实习实训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训练人工智能,为教学和自身专业发展服务。

诚然,还有不少人对人工智能持排斥乃至畏惧心理,其实大可不必。人工智能识别记忆信息进行一定的逻辑运算,替代某些简单重复劳动岗位,不宜简单理解为对就业岗位的抢夺和侵蚀,更应该理解为对劳动力的解放,使人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享受生活。同时,人工智能在取代一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在催生着新的就业岗位,吸收更多劳动力。从这个角度说,人工智能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只是就业岗位的转移,推动着人的生活质量提升,让人们拥抱美好生活。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布者:智探职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jiao5.com/post/1359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6月18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教育部召开“教育入学一件事”深化推进会议

    6月12日,教育部召开“教育入学一件事”深化推进会,通报工作进展,总结经验做法,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会议指出,“教育入学一件事”已列入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首批13个重点事项之一。日前,教育部已专门印发通知部署深化推进“教育入学一件事”落地见效。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教育入学一件事”是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民生工程,是数字化赋能招生入学制度改革、促…

    2024年6月13日
    1000
  • 推动留学服务高质量发展 为强国建设贡献创新力量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王大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推动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到留学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努力为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

    2024年12月6日
    800
  • 紧急“撤生”后,校企合作需及时“善后”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打乱了全国人民的规划,学校教育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随着疫情的不断衍变和加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于1月31日紧急下发《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工作的通知》,各省市雷厉风行令行禁止。河南省教育厅立即下发通知,对疫情防控期间全省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工作提出细化要求,明确在疫情持续期间,涉及车站、机场、码头、商超、酒店、展馆等人员密集…

    2020年3月8日
    700
  • 全国人大代表郑功成:放开职业教育招生 释放更大人才红利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要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人才红利。”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最重要的一个视角是变静态为动态。”郑功成认为,社会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如今的劳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更加充满着智慧和人文关怀的劳动。以互联网和信息化为依托的劳动正在全面深刻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过去,七八十岁…

    2022年3月28日
    1400
  • 瞭望丨竞逐新质生产力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中国经济有望走出一条质量更优、动力更充沛的增长路径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丁海涛摄/本刊2024年新春,三个创新领域的新动向给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做了最好的注脚。1月2日,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正式揭牌。研究院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毗邻未来杨浦第一高楼。研究院将以顶尖科学家为核心引进标杆型高端人才,推动学科交叉和创新,…

    2024年3月8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156-9272-67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6136066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