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决策部署,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遴选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通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团队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并于2023年6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命名。
创新团队始终以建设符合“四有”标准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团队为目标。深化“三教”改革,服务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并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号召,为云南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形成了“领航+双培养”打造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团队建设新范式,为辐射带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经验。
二、主要举措
(一)制定全面的教师能力提升方案
团队“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条主线,构建四个机制”建设理念,制定了全面的教师能力提升方案,围绕教育教学、专业建设、专业实践、教研科研、信息技术应用、社会服务能力六个维度着力提升教师能力素养。
图2 创新团队建设实施路径
(二)构建开放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发展阶段,在师德师风、数字素养、教科研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为教师提供分阶段、立体化、渐进式、全覆盖的能力提升培训。通过 “双师”基地建设,开展企业实践、专业领域新技术等多项培训和技术服务。
(三)重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聚焦云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地方产业发展为目标,重构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网店运营为核心,数字营销和直播为主要工具,物流管理为服务点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开展“以岗定课、课政融合、以赛导课、课证融通”模块化教学改革。
图3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课程体系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双导师协同育人为手段、岗课赛证融通为内核”的课堂革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四)“政行企校研”多方联动,构建产教协同育人生态圈
秉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国家“双高”校和行指委主任委员单位的引领带头作用,获批成立云南省新商科职教联盟等协同育人平台,推动资源的跨界整合,实现协同育人。
三、成果成效
(一)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标志性成果
团队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学生电子商务赛项三等奖等国家级奖项;建成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出版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团队负责人王庆春教授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二)团队教师教学能力获得显著提升
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3项,省级奖励9项等好成绩;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 “互联网+”等赛项获国家级奖励4项、省级以上奖项50余项。
(三)团队教师科研实力显著提升
团队建设带动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建设期间,团队主持和参与国家级教科研项目3项,主持和承担省部级教科研项目14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起草云南地方标准1项。
(四)教师团队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团队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成功申报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王庆春专家工作站。通过搭建科研平台、组建科技支农团队等多种方式,立足新商科专业群赋能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高职院校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四、经验总结
(一)形成了“领航+双培养”的团队建设模式
团队围绕建设目标开展符合“四有”标准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按照“一基石,一中心,两条主线,四个机制,四阶段”的团队建设理念,深入开展“三教改革”,通过实施“一、十、百”工程 ,多措并举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形成了“领航+双培养”的团队建设模式。
(二)实施了“瞄准1个目标,突出2条主线,贯彻3个对接,落实4个坚持,实施5个工程”的团队建设发展路径1个目标:打造德技并修、技能全面、创新发展的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结构化国家级电子商务教学创新团队。
2条主线:突出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机制建设。
3个对接:对接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国(昆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4个坚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落实“三全育人”;坚持推动“三教改革”;坚持深化产教融合。
5个工程:即协作共同体建设工程、创新团队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团队管理与评价建设工程、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和新商科产业学院建设工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建设工程。 (三)建立 了“师德师风引领+数字素养护航+专业教学实力赋能+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并驱”的培养培训体系团队通过“师德师风引领+数字素养护航+专业教学实力赋能+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并驱”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构建,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有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和技术技能创新持续发展能力打开了通道。(四)构建了“多主体协同、多平台支撑、多层次融合共育”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团队育人过程中,以人才技能培养为主线,校企优质资源共享为核心,依托职教联盟、产教融合共同体、产业学院等协同育人平台,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协同合作实现区域教育联动发展,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及创新链无缝衔接,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复合型、实践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转自: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本平台为纯公益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发表回复